9月8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贵州省25名先进个人和10个先进集体获得表彰。贵州省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处处长王小然是贵州25名先进个人之一。
王小然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
当天晚上赶回贵阳,王小然次日一大早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主持召开12家省级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建设项目集中审查会。
“加强发热门诊的规范化建设,就是要做到‘以防为主,关口前移’,改变以往医院没有专门发热门诊或发热门诊不规范的局面。”王小然说,特殊时期,就要简化审批流程,加紧建成投用。
疫情就是命令,保障即是使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物资保障和口罩工作专班成员,王小然主动要求春节期间全天候值守,第一时间到贵州省将军山医院、贵州省职工医院现场办公,支持救治医院以最快速度完成改造;深入市县一线督导物资保障情况;全力协调口罩生产原料供给和市场保供……
“作为一名发改战线的老党员,这是我应该做的,也是有幸能做到的。”王小然如是说。
对于刚刚获得的荣誉,他一再表示,“我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全省发改系统和省发改委这个集体的一个缩影,荣誉属于集体,属于贵州发改人。”
疫情发生后,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发改系统无论在生活物资保障、口罩调度保供、复工复产、公共卫生补短板,还是脱贫攻坚、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消费、服务业创新发展、新型城镇化推进等方面,都行动迅速、担当作为、执行有力,一直在时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仅用一天时间,就批复将军山医院、省职工医院改造方案,并分别安排省预算内投资2000万元和1125万元,为两个收治医院及时建成投用提供有力支持。
作为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组牵头单位,1月27日,制定工作方案,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同时,建立委领导分片负责、带队督查机制,构建全面覆盖、上下联动、分级负责的省、市、县三级生活物资保障体系。全省粮食、食用油、食盐等储备紧急增加,可满足全省3个月以上需求,确保肉、蛋、奶、蔬菜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加强生活物资和医用物资价格监测,切实维护市场价格稳定。
疫情初期,口罩十分紧张。为此,千万百计帮助省内口罩生产企业协调购进熔喷布及口罩机等生产设备,兑现口罩产能补助资金2172万元,并实行口罩保供日调度工作机制,在保障全省口罩供应的同时,支援武汉5万只口罩。争取到国家发改委调拨口罩65万只,安排省预算内投资5740万元、筹集3023万只口罩,确保3月中下旬高三、初三、高校、中职毕业年级顺利开学。
与此同时,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各项工作上坚决有力。及时制定支持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执行支持性电价政策、多彩贵州促消费百日专项行动等系列惠企利民政策,编发《疫情防控期间惠企政策电子口袋书》,为271家企业疫情防控重点企业落实优惠贷款81亿元。
切实抓好复工复产,成立工作专班,设立咨询服务电话,建立委领导分市州包片机制,全省1963个省重大工程项目2月27日前全部复工。3月11日,除文化旅游业企业外,其他8395家企业复工率达98.5%。另外争取到复工复产再贷款再贴现72亿元,复工复产专项流动资金贷款9.2亿元。
扎实推进项目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单位累计争取到地方政府专项债券979亿元、抗疫特别国债187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179亿元。以在库在建项目、“六网会战”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三类项目为重点,强调度、抓进度、稳投资,组织3次集中开工,提前实施总投资7357亿元的1267个项目。安排预算内资金78.4亿元支持贫困县1201个项目加快建设,制定实施推进消费扶贫行动。
此外,为补齐公共卫生短板,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21亿元,支持2个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项目、57个县级医院救治能力提升等项目建设。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134亿元,支持卫生领域138个补短板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发热门诊、可转换病区建设,提升核酸检测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