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2-3299042 | 信息分类: | |
发布机构: | 生成日期: | 2022-08-29 16:55:29 | |
文 号: | 是否有效: | ||
名 称: |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4248号提案的答复(黔发改提复字〔2022〕103号) |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4248号提案的答复
黔发改提复字〔2022〕103号
省政府办公厅:
农工党贵州省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议》收悉。我委会同相关单位认真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明确现代物流发展定位和目标”的答复
《贵州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全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五个主要目标、八项主要任务、九大重点工程等具体措施,加快构建高效、智能、绿色、安全的现代物流体系,着力打造西部现代物流枢纽。预计到2025年,全省物流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物流业增加值超过1600亿元,货运量达到11亿吨,货物周转量达到1810亿吨公里,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降到12%左右。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创建4个国家物流枢纽、2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基本形成以5个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为核心、10个省级物流园区为支撑、100个区域性物流园区为补充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物流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铁路货运量占比提高到12%,公路货运量占比下降到85%,水运、航空运输比重稳步提升。物流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冷库库容达到600万立方米,冷藏运输车达到3000台,物流企业信息化率达到95%以上,标准化物流载具使用率达到30%以上。市场主体不断壮大,营业额过亿的物流企业达到25家,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达到5家,A级物流企业达到100家以上。
二、关于“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答复
一是继续加快完善公路运输网络。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280公里、在全国排第5位、综合密度列全国第2位,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达25个,已基本实现我省重点物流园区和重要物流基地的全覆盖。目前我省正在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网“补断畅卡”工程,积极推进贵阳经金沙至古蔺、沪昆国高重庆至遵义段扩容工程、贵阳至黄平、仁怀至遵义、贵阳外环西段等高速公路建设;推进荔波至河池(黔桂界)等省际通道及贵阳外环东段、毕节南环等城市环线高速公路前期工作,预计到2023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超过8500公里,出省通道达27个。二是继续加大铁路建设力度。相继建成贵阳至广州、长沙、昆明、重庆、成都等高铁,全面融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大大缩短了至珠三角、长株潭、京津冀、长三角的时空距离,至滇中城市群、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通道能力显著增强,全省铁路总里程4019公里,其中高铁里程1608公里,高铁里程排名全国第15位、西部第2位。目前,我省正在加快推进贵南高铁、瓮安至马场坪铁路延伸线等项目建设,叙永至毕节铁路贵州段计划年底建成;配合国铁集团加快黄桶至百色铁路可研的报批工作。同时,按照“市场主导、企业实施、政府推进”的原则,积极谋划推进一批铁路专用线建设。三是继续加快推进航道建设。全省内河航道里程达到3957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突破1000公里,乌江水运实现全线复航。省交通运输厅正在推进乌江航道库尾险滩整治、港口码头配套设施改造升级、对外公路改造工程等,以充分发挥既有500吨级航道通行能力。目前,乌江航运扩能工程乌江渡—龚滩三级航道建设工程和思林水电站枢纽二线1000吨级通航建筑物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沙沱水电站枢纽二线1000吨级通航建筑物工程已完成工可审查工作,红水河龙滩1000吨级通航设施工可报告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查,力争今年开工建设;赤水河扩能工程因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冲突已暂停。四是继续加快构建航空运输网络。“十四五”期间,全省围绕“一枢纽十六支”机场格局,在现有“一枢纽十支”的基础上续建威宁机场,改扩建荔波机场、毕节机场,新建黔北(德江)、盘州机场,开展天柱机场建设前期工作,罗甸机场因原场址与“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存在交叉影响,场址待定。按照国家基本航空服务100公里半径覆盖的原则,平坝县暂不具备布局民用运输机场条件。目前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正在大力推进建设“一局四中心”建设,项目建成投用后,将实现“出口直放、进口直通”,大大提高货物通关效率、降低企业生产物流成本,促进保税、金融、贸易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三、关于“构建高效智能绿色安全的物流网络体系”的答复
一是进一步优化物流枢纽布局。在《贵州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着力优化以贵阳-贵安-安顺为核心,遵义与都匀-凯里为两极,六盘水、铜仁、毕节、兴义为区域性物流节点的“一核两极四节点”物流空间总体布局,打造全省内统外联、协调融合发展的“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贵阳市物流首位度地位进一步增强,列入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2020年度国家建设名单。遵义市列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物流节点城市。贵阳、遵义、六盘水纳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指导承载城市先后出台《贵阳市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贵阳市支持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支持政策,全力推进贵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2021年贵阳陆港枢纽内吸引入驻企业1580家,开行联通国内24省货运班车专线108条,服务贵阳及周边企业5000多家,辐射全国227个市;2021年枢纽货物吞吐量达3115.14万吨,同比增长10.20%,实现营收52亿元,同比增长48%。同时加快推进牛郎关智慧物流园库区改造二期项目、铁路口岸二期查验工作区和传化公路港等项目建设,力争将贵阳陆港枢纽打造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物流产业聚集发展高地、西部陆海新通道供应链组织中心和贵阳枢纽经济发展示范区。经商省商务厅,目前我省正在加快推进无水港建设,第一批无水港项目首先考虑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遵义黔北物流新城,其中都拉营无水港已于2022年6月开港运营。二是进一步完善重要物流节点建设。以贵阳-贵安-安顺、遵义、都匀-凯里“一核两极”物流枢纽为引领,依托“一环七射”城际铁路网、“六横七纵八联”高速公路网、“一枢十支”航空网等综合运输大通道,强化物流枢纽设施联动,加强公、铁、水、空等货运枢纽的规划衔接和物流网络交互对接,全力推进六盘水、铜仁、毕节、兴义四个物流枢纽节点和多个物流集散节点建设。省商务厅统筹1260万元城乡高效配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在各市州关键节点布局建设、改造提升具有较强集散功能和较广辐射范围的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进一步优化全省物流布局、构建城乡高效配送体系,2021年共指导完成13个、21万平方米城乡高效配送中心建设。省交通运输厅等10家单位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交邮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指导完成1736个“交邮融合+”站点挂牌建设,同时积极探索搭建“统仓统配”快递物流模式。三是进一步提升物流基础设施及装备现代化水平。在《贵州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中,明确大力发展数字化智慧化物流,加快推动物流数字化发展和物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物流标准化水平,支持建设标准托盘使用及循环共用体系,提升物流配套设施设备和服务标准化水平;鼓励有条件的物流园区、铁路货场发展高铁物流,拓展高铁货运、高铁快递业务。2021年,将贵州省物资现代物流集团园区作为全省托盘服务标准示范基地予以推广,贵阳传化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被工信部列为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通过平台化资源集聚、智能调度、全链协同,为企业提供协同、高效、低成本的端到端物流供应链服务,提升物流供应链效能20%—30%。贵阳陆港枢纽通过传化陆运通业务,深挖行业资源、赋能客户,切实为客户降本增效,同时通过构建货运网络,打造大票零担数字化服务平台,聚焦资源入网,共享技术、共建平台、共享资源。2021年以来,我委共争取城乡冷链中央预算内资金0.73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2.13亿元,统筹安排省级预算内资金1.58亿元,省商务厅统筹城乡冷链设施建设及运营专项资金0.28亿元,支持170余个农产品集配中心建设和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2年6月,全省冷库数量达到1454座,库容达484.3万立方米;省农业农村厅近年来共争取中央财政资金6.16亿元,支持布局建设1500余个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库容约120万立方米、储量约24万吨,有效提升了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装备水平和冷藏保鲜能力。
四、关于“推进贵州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的答复
在《贵州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数字化智慧化物流、绿色物流、专业物流等,建立集约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深化现代物流业与一二三产协同联动,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供应链体系。一是实施物流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工程,围绕十大工业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加快发展与制造业联动的制造业物流,鼓励物流企业主动融入产业物流供应链,支持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创新供应链协同共建模式,探索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剥离物流业务,成立独资或合资物流企业向社会提供专业化、高水平的综合物流服务。二是省商务厅积极牵头推进完善县域流通体系,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力争到2025年全省分别建成县域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和县域商贸物流配送中心80个以上、乡镇商贸中心1450个以上、新型乡村便利店2万家以上;同时加快推进贵州现代物流网建设,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汇集人、车、货、仓等物流要素,并促进要素间的高效匹配,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三是加快提升物流信息化服务水平。省大数据局以“百企引领”“万企融合”大行动为抓手,推动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与物流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大数据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作用,给予泉涌生鲜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等4个现代物流项目共计460万元资金支持,助推现代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通过贵州省创新赋能大数据投资基金,投资5000万元支持贵州丰茂东投物流有限公司大数据赋能交通物流平台建设;继续推动物流行业相关数据共享开放,扩大物流行业相关数据汇聚力度,制定政府数据共享开放责任清单,做好物流运输等数据上架发布,截至2022年上半年,全省上架物流相关数据目录873个、数据资源1002个,实现物流相关数据共享交换788.74万批次;向社会开放企业、运输备案、机构等物流相关数据集641个,累计提供服务70469批次。四是省交通运输厅正在研究起草《关于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5年)》,统筹协调全省多式联运工作开展。同时,在“十四五”期间,我委将积极指导支持贵州磷化集团利用长三角、珠三角、东南亚、新西兰等地的多式联运线路为省内磷石膏等大宗商品生产、贸易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支持陆海新通道运营贵州有限公司、贵州省多式联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式联运主体提升多式联运服务水平。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7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