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抢时间!拼进度!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把2023年确定为项目建设年,开展省市县三级领导领衔推动“四化”项目“十百千”专项行动,并在年初举行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和项目建设推进大会。省委、省政府的动员令发出以来,全省上下锚定目标、拼足干劲、狠抓落实。
只争朝夕,时不我待。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四化”项目加快建设,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六大产业基地”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46个、在建819个,建成195个,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095.1亿元。这份逾3000亿元的成绩单“含金量”十足:全省工业投资增长15.8%,工业投资占比达30%、提高5.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1%,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7%,教育、卫生投资增长16.9%、16.4%。随着施工建设的加快推进,“有效投资必须发力,产业发展必须加快”从动员令成为实景图。
冲刺四季度,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还需加倍努力。即日起,贵州省发展改革委联合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开设“冲刺四季度·走进大项目”专栏。走进项目建设一线,展示项目建设取得的好成绩和新进展,营造“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
11月3日,位于开阳县的贵州胜泽威化工有限公司“钛—磷—硫—铁—钙—氟”资源循环利用新材料项目现场,生产与施工齐头并进,在磷酸铁生产车间里,一袋袋重达500公斤的磷酸铁成品包装后被运至库房整齐堆放,等待着发往下游客户;在项目建设现场,工业磷酸一铵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二氧化钛项目正在进行场坪施工。
“钛-磷-硫-铁-钙-氟”资源循环利用新材料项目现场。张秀云 摄
贵州胜泽威化工有限公司是贵州胜威福全化工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21年5月,是开阳县招商引资重点企业。该公司坚持环保、节能、科技、效益四维发展思路,打造“钛—磷—硫—铁—钙—氟”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项目,致力于成为钛化工、磷化工结合的典范。
项目以硫精砂、磷矿石、钛精矿、液氨为原材料,最终实现“钛—磷—硫—铁—钙—氟”全资源循环利用,硫化工为钛化工提供原料(浓硫酸)、蒸汽,并解决一部分钛白粉副产的硫酸亚铁;磷化工大幅度消化钛化工产生的稀硫酸,稀硫酸通过煅烧尾气进行浓缩、混配后送往磷化工作为原料分解磷矿生产磷酸;纳米级钛白副产亚铁一部分与硫精砂进行混配掺烧回收硫—铁资源,一部分作为电池级磷酸铁产品的生产原料;磷石膏综合利用制硫酸联产新材料将工业石膏综合利用生产硫酸和水泥熟料;利用磷石膏综合利用制的浓硫酸与湿法磷酸副产氟硅酸生产无水氟化氢。
正在生产磷酸铁。张秀云 摄
该项目部工作人员陆廷雷介绍,经过资源循环利用,可生产出钛白粉、磷酸铁、工业磷酸一铵、硫酸、农用磷酸一铵、无水氟化氢、建筑石膏粉、建筑砌块砖、水泥熟料等一系列产品,不仅减少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变废为宝,大幅度减少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
“我们计划生产的钛白粉(二氧化钛),是精细化工中较为高端的材料,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化妆品、医药、陶瓷、食品等工业。”陆廷雷说,“钛—磷—硫—铁—钙—氟”资源循环利用新材料项目,预计总投资46.5亿元,主要建设20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生产线、30万吨/年纳米级二氧化钛生产线、90万吨/年硫酸亚铁掺烧硫精砂制酸回收硫铁资源生产线、200万吨/年磷石膏综合利用制硫酸联产新材料生产线、40万吨/年工业磷酸一铵生产线等。
整齐排放的磷酸铁成品。张秀云 摄
陆廷雷介绍,整个项目分阶段实施,目前项目已投资8亿元,并于7月部分投产,已基本完成“磷—硫—铁”全资源循环利用新材料项目建设,预计整个项目在2026年建成运行。全面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带动就业2200余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