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竞发势如虹——铜仁市经济社会发展扫描
欢迎来到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个人中心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发改工作>视图新闻
千帆竞发势如虹——铜仁市经济社会发展扫描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时间以岁月为巨椽,在黔东大地上挥毫泼墨,绘就了铜仁人民的奋斗图景。


2020年,铜仁地区生产总值达1327.79亿元,突破千亿元大关 。


2024年,铜仁地区生产总值1649.8亿元、同比增长4.9%,经济总量首次跨入全省第二方阵。


2025年上半年,铜仁市生产总值856.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展现出经济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既是铜仁经济蓬勃发展的坚实注脚,也更加彰显出这座城市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


近年来,铜仁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改革为动力,奋力攻坚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着力建设生态城市,全力促发展、惠民生、防风险、守底线,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点燃项目引擎  积蓄发展动能


项目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底气”和“后劲”,是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牛鼻子”和“压舱石”。


近年来,铜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项目为王”理念,把招商营商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强支撑,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到铜仁投资兴业,为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夯实基础。


今年春节后复工第二天,铜仁市举行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184个重大项目同步启动,总投资达288.9亿元,吹响了2025年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角。二季度全市组织集中开工129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83.66亿元,涵盖“四化”产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


梵净山下,锦江河畔,大型吊塔挥舞长臂,工程车辆来回穿梭,施工人员奋战一线,黔东大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不断刷新进度条。


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花滩子水库工程迎来第一仓碾压混凝土浇筑,标志着水库主体工程建设迈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铜仁德江机场正式进入通航倒计时,目前正进行飞行校验工作,待校飞完成后,将进一步推动机场通航进程。


铜吉铁路贵州段2024年12月开工建设以来,进展顺利。今年上半年,全线最长大桥——豹子营特大桥首桩已正式开钻,铜吉高铁铜仁段18座桥梁中已有6座开工建设 。


总投资25亿元的贵州铜仁万山风电智造总装产业基地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于2025年1月动工,同年7月建成,8月下旬开始投产,项目满产情况下,预计年产值超20亿元。


G6512秀山至从江国家高速公路玉屏至天柱段(贵州段)项目顺利取得自然资源部先行用地批复,为项目开工建设奠定坚实基础。该项目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路段,在国家和区域路网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随着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接连在铜仁落地生根,项目建设“奋进之歌”正在黔东大地不断奏响。


如今,从一纸蓝图到实景呈现,一个个投资体量大、投资结构优、惠及民生广、市场前景好的重大项目,正如雨后春笋般在铜仁大地上拔节生长,源源不断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做好“山水文章”  做强“生态产业”


昔日贫瘠之地,今朝希望田野。


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处处一派丰收的热闹景象。田间地头,刚出土的红薯被装车拉往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个个普通红薯正经过深加工变成口味丰富的红薯粉;直播间里,化身美食推荐官的主播正向全国各地介绍公司生产的“陈薯”酸辣粉。


过去一年,由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40余款红薯酸辣粉系列产品,从思南出发,通过电商平台畅销全国,并搭上跨境电商“云翅”,卖到世界各地,年销量突破7亿桶。2024年,该公司销售总额达7.13亿元,连续5年实现翻倍增长。


近年来,铜仁始终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各领域全过程,聚焦“六大生态产业”,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培育绿色农业品牌、打造绿色经济引擎,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含绿量”越来越高。


数据是最有力的见证——


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强势崛起。围绕“双千双百”战略目标,实施“生态工业十大突破行动”,打造千亿级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2024年,铜仁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完成规上产值274.3亿元、总产值351.2亿元,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首位产业产值占全省38.4%、规模稳居全省第一。


大数据产业渐入佳境。深挖大数据产业潜力,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2024年,铜仁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培育融合标杆项目22个、示范项目126个。规上软服业收入增长36.5%,增速全省第一,平台经济规模334亿元、增长11.3%,数字经济占比提升至37%。


现代能源产业风生水起。统筹风电、光伏资源市场化配置,同步引进配套上下游企业,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开工建设思南大坝场风电场等项目11个,建成投运万山鱼塘风电场等项目7个,新增装机容量52万千瓦,总装机容量430.6万千瓦,实现产值102.6亿元、增长18.2%。


生态食品饮品药品产业出新出彩。铜仁抹茶纳入全省“两红三绿一抹”茶产业发展战略,产销量全国第一;佳里佳“陈薯”粉销售额超7亿元、增长108.5%;农夫山泉连续两年入围“10亿元部落”。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生态食品药品饮品完成产值68.6亿元、总产值75亿元。


生态林业产业提质增效。坚持扩绿、护绿、兴绿“三绿”并举,促进林业产业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2024年,林业总产值实现了8.2%的增长,林长制考核在全省位列第一;争取到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获得奖补资金8亿元,成为目前全省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林业项目。


生态旅游焕发活力。 铜仁立足本土文化特色和资源禀赋优势,坚持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不断丰富文旅、体旅、农旅融合新业态,全市文旅市场游客接待量再创新高。2024年全年接待国内游客人次、游客总花费分别增长14.5%、15.7%,增速均排全省第一。



深化改革开放  激发动力活力


改革,是时代的旋律,是发展的足音。


黔东大地,改革开放大潮涌动不息,在铜仁市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一幅风生水起、蹄疾步稳的改革开放新画卷跃然呈现:


——“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成效明显提升,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荣获全国政务热线“服务群众优秀单位”,“贵人服务·一视铜仁”营商品牌越擦越亮。


——民生领域改革多点突破,聚焦就业就学就医和“一老一小”等民生领域难点堵点问题,适时推出一批切口小、见效快的改革举措,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全力扩大对外开放,中国(铜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揭牌运营,跨境电商产业园和培育孵化中心建成投用。石阡县工业园区、江口县凯德特色工业园区成功申创省级经开区。


——深入探索“两山”转化,打造“梵净生态账户”,将绿色行为转化为“生态积分”,积分可兑换贷款优惠;创新开展“活立木”生态价值转化交易,推出全省首张“活立木数字资产证”,一年交易活立木204株,金额15.45万元,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


——擦亮“国际生态名片”,梵净山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入选全球首批14座“世界旅游名山”,朱砂矿系列文化遗产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生态颜值更加靓丽。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勇立潮头,改革者胜。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铜仁市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在黔东大地掀起了一场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驱动的现代化变革,为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注入新动能、赢得新优势。



厚植民生福祉  绘就幸福底色


城市的发展不仅仅在于经济的繁荣,更在于民生的改善。


秋日的思南县许家坝镇黔纲社区长者食堂,不少老人正在吃饭聊天。自社区长者食堂开起来后,老人们只花5块钱左右就能吃到一餐热乎饭,切实解决了老人们的吃饭难题,许多空巢老人成了这里的常客。目前全市已累计打造老年助餐点28个,惠及农村社区2.5万余名老年群众。


养老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近年来,铜仁市坚持以“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美好愿景为努力方向,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具有铜仁特色的老龄事业发展路径,城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初见雏形,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增进民生福祉,是一座幸福之城最好的注解。回望过去一年,铜仁书写出一份温暖幸福的民生答卷——


就业是民生的头等大事,一头连着百姓生计,一头连着经济发展。铜仁全力以赴推进稳岗就业,落实“六六就业稳岗计划”,大力开展“技能铜仁”行动,累计培训2.28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4.24万人,农村劳动力省外务工83万人。


深入实施教育卫生整体水平“双提升”工程。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2790个、义务教育阶段学位11740个。德江一中成功创建省级一类示范性普通高中,铜仁八中成功创建省级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市中医院康复楼和医技综合楼等项目建成投用,市内32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现检验检查结果共享互认。


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6%、12%,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99.2%。完善“一老一小”服务,启动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5330户,建成托育服务机构287家、示范(特色)托育机构11家,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47个。


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全面加强信访维稳,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社会治安实现“六降三升六个零发生”。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办成群众可感可及实事1354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617个。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正是这一件件的民生“小事”,撑起了铜仁一个个家庭的生活“大事”,实现了老老少少的“新期盼”,让一份份沉甸甸的民生账单持续“加码”,共同绘就这座城市美好生活新图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铜仁市将继续秉持“干字当头”的精神,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以高质量发展的如椽巨笔,奋力谱写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