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地区2008年1季度经济运行分析及2季度经济工作措施的建议
欢迎来到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个人中心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发改工作>市县动态
铜仁地区2008年1季度经济运行分析及2季度经济工作措施的建议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一、1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元月12日以来,铜仁地区遭受了自194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低温凌冻自然灾害,农业、工业和基础设施损失重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给全区1季度经济运行带来了诸多困难和问题,致使整个经济比去年同期呈回落态势。

    (一)国民经济增速回落

    初步测算,1季度全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08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6.4%左右,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7.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10亿元,增长5.9%左右,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8.76亿元,同比增长2.3%左右,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13.32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3.1个百分点。从运行情况看,本季度一、二、三产业增速均出现一定程度回落,增大了下阶段经济工作的压力。

    (二)农业因灾损失严重,增速小幅回落

    这次雪凝灾害造成全区油菜、小麦、蔬菜等农作物受灾面积279.39万亩,绝收58.25万亩,预计小麦、油菜分别减产20%和50%以上;冻、病死畜禽40.79万头(只、羽),倒塌圈舍5.22万平方米,冻损牧划场2.95万亩,农业直接经济损失7.64亿元;森林受灾面积 288.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6.76亿元。灾害发生后,全区按照“灾害损失灾后补、小季损失大季补、一二产损失三产补”的要求,迅速采取果断措施开展农业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一是加大补种补植补栏力度,全区紧急补种蔬菜20万亩,种植马铃薯100万亩,实施了3.5万亩新建茶园补植和1000亩茶树园圃重建,落实种烟面积28.45万亩,补栏畜禽24.05万头(只、羽);二是千方百计抓紧抓好冬春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截止3月31日,累计完成投资2.58亿元,建成人饮安全工程205处、三小工程2151口、洼地排涝工程13处;三是加强了农村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恢复建设,至2月29日止全区因灾停电的1102个行政村全面恢复供电、至3月7日止因灾停电户全部恢复供电。通过努力,全区农业损失降到了最低,但由于受灾面过大、受灾程度过深,一产增速有所回落,预计1季度完成增加值10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5.9%,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

    (三)工业生产因灾有所下滑  

    这次雪凝灾害导致我区众多企业生产设备损坏、半成品和原材料报废、部分企业厂房倒塌等严重灾情,企业大范围停电停产,直接经济损失7.47亿元。灾情发生后,各级各部门和企业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抓紧抓好灾后恢复生产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3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面已恢复到88.6%,工业生产正加快恢复正常。1季度全区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7.44亿元,同比下降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实现增加值5.83亿元,同比下降3.5%。

    (四)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

    元至3月份,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2.6亿元,同比增长60.3%,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1.31亿元,同比增长68.9%,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59个百分点。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重大项目的带动,特别是思林、沙坨两个大型电站建设进度明显加快,完成投资4.06亿元;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资金到位快,促进了基本建设投资快速增长;企业更新改造投资逐渐提速,增速达到43.8%,一定程度拉动了投资增长。

    (五)财政收入较快增长,金融运行正常

    元至3月份,预计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25.7%,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完成2.14亿元,同比增长18.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4.7个百分点。金融运行正常,预计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90.2亿元,比年初增长10.4%,其中城乡居民存款余额119.79亿元,增长13.7%;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29.77亿元,比年初增长1.3%,其中工业、农业、商业贷款余额分别为3.81、24.34和9.88亿元。

    (六)消费市场繁荣,市场物价高位运行

    在节日效应和市场物价持续上涨双重作用的推动下,1季度全区各类消费持续升温,消费品零售市场繁荣,预计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9亿元,同比增长16.7%。但是,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1、2、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保持高位运行,分别为108.5、111.1和110,1至3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109.8,同比上涨9.8%,较去年末上行3.3个百分点,特别是食用油、肉食及其制品、蔬菜涨幅较大,分别上涨72.4%、38.6%和37.4%,粮食和蛋分别上涨22%和22.4%。

    (七)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得益于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国家城乡补贴政策的及时兑现以及务工收入增长等因素的拉动,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均保持了平稳增长,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80元左右,同比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0元左右,同比增长8%。总体上,面对历史罕见的雪凝灾害,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1季度全区上下不等不靠,齐心协力取得了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阶段性胜利。通过这次抗灾救灾,我们发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灾后重建面临资金等多方面的困难,工作压力较大;二是我区电力、交通、水利等基础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已不适应新的环境条件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后续产业培育不力,规模小、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四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双防”政策,进一步加紧土地、信贷、环保和行业准入,新上项目难度增大。五是物价涨幅较大。

    二、2季度经济工作措施的建议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受雪凝灾害影响,1季度我区经济增速回落,增大了2季度经济工作的压力,为确保全年目标的实现,2季度需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正确把握经济形势,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从前段时间经济运行情况看,雪凝灾害的影响正逐渐减弱,灾后恢复生产建设进展较顺利,农业、工业恢复生产的速度在加快,三产保持了平稳增长。但是,因灾减少的国民经济总量还需要尽快补上,确保完成全年经济增长14%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正确把握形势,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抓好2季度各项经济工作,力求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切实抓好三农工作,促进农民增收

    一扎实抓好春耕生产。要在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扎实推进灾后农田水利恢复建设进度,扎实抓好春耕物资储备调运,确保超计划完成粮食、烤烟、花生等重点农作物播种面积,同时切实抓好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努力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力争烤烟产量稳中有升。二是扎实抓好新农村建设。以省级11个、地级10个、县级50个试点村建设为重点,继续完善和落实新农村建设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机制,加快农村水、电、路、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发展的基础条件,积极培育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以试点村建设引导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三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

    (三)加强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条件

    一是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公路方面,着力加快大兴至迓驾、江口过江屯至石阡二级公路建设进度,抓紧抓好2007年通乡油路、通村公路项目的扫尾工作;扎实推进铜仁至玉屏高速、杭瑞高速铜仁段项目前期工作,为争取年内开工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铁路方面,积极抓好“一站两线”前期工作,一站就是铜仁火车站扩建工程、二线就是渝怀铁路和威吉铁路工程,为立项、开工创造条件。民航方面,扎实推进大兴机场扩建以及开辟新航线的前期工作,争取机场扩建工程尽早开工建设。水运方面,抓好乌江航道建设,将乌江建成北接重庆的重要水运通道。二是加快水利、供电等设施建设。认真吸取这次雪凝灾害的教训,在基础设施项目设计、用材等方面必须提高标准、严格管理。同时,要抓紧完成冬春修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抓好铜东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水利扶贫试点工程、烟水配套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建设,推进解决我区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强供电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大网建设,加快农网改造,增强城乡用电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

    一是抓好能源和建材工业。加强思林、沙坨电站建设协调和服务,推进工程进度,力争思林电站首台机组年内建成发电;加强小水电开发管理,力争开工建设一批小水电工程;抓好煤矿整合和安全生产工作,促进煤炭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积极推动华电大龙发电公司2×100万千瓦机组二期扩建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大龙科特林120万吨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产;扎实推进思南、松桃等一批干法水泥生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二是抓好新材料加工产业。加快铜仁市年产60吨多晶硅项目建设步伐,力争早日建成投产;抓好松桃三和锰业3万吨电解金属锰清洁生产技改项目和玉屏广茂铝业10万吨电解铝技改扩能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加快钒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步伐,扎实推进一批企业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建成投产,扎实开展钒矿资源勘探有关工作。三是加快发展新兴工业。积极把握国外发达国家、国内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机遇,积极改善环境、创新思路、改进方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落户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四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开工建设大兴科技工业区A、B两条主干道及供水工程和园区三通一平工程,与此同时,加快启动大龙开发区拓展区规划和各县工业园区规划编制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环境,真正把工业园区建成产业集聚的平台。

    (五)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经济活力

    1、大力发展以梵净山为龙头的旅游业。集中力量打造“梵净山”旅游品牌,舞活“龙头”。一要加强规划指导和管理。抓紧报批《地区以梵净山为龙头的旅游业发展规划》,督促各县加快编制完成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子规划,确保高质量、高品位开发建设。二要全面启动梵净山旅游目的地建设。采取超常规方法推介“梵净山”旅游品牌,抓好梵净山佛教文化苑、梵净山索道建设,力争早日发挥效益;抓好梵净山承恩寺恢复建设、梵净山珍稀植物园等项目前期工作,为年内开工创造条件。加强旅游交通和景区景点配套设施等建设,建好一批旅游重点城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打造精品景区和旅游精品线。三要加快旅游商品开发步伐,通过引进、整合、联合开发等方式,培育发展一批旅游商品开发龙头企业,努力打造玉屏箫笛、紫袍玉带石等一批特色旅游商品。四要启动争取召开全省旅游业发展大会的有关工作。

    2、积极发展城市房地产业,大力推进城镇化。一要抓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重点把握好两个环节,首先是作好城市路网规划,其次是推动城市规模、新旧城区功能与配套设施、产业布局之间有机结合,使城市健康有序发展。二要把铜仁市扩容与发展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尽快完善铜仁市城市路网专项规划,积极挖掘历史文化,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壮大城市经济总量,增强铜仁市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三要大力发展城市房地产业。我区城镇化水平低,城市房地产业发展空间广阔,要以本轮城市总规调整为契机,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做大城镇经济,促进农民转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六)大力推进投资增长,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一是突出抓好大项目工作,推动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加强在建项目建设管理,尽可能加快工程进度,早日发挥效益;扎实抓好铜仁至玉屏高速公路、杭瑞高速铜仁段、松桃500KV输变电工程、德江长丰水库等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要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再推进一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大项目前期工作,再谋划一批预备项目,通过建成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形成投资持续增长的良性机制。二是大力推进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各级要重点围绕旅游、新材料加工、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生产、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强推介,优化环境,创新方式,力争开工建设一批产业发展大项目,促进优势产业发展。三是积极拓宽投资、融资渠道,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抓好投融资平台建设,加强银政、银企合作,积极争取银行贷款资金;降低民营资金的行业准入门槛,鼓励自主创业,促进投资较快增长,增强发展动力。

    (七)关注民生,促进和谐

    一是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扎实抓好我区7县(市)石漠化治理试点工作;继续抓好植树造林和天保工程;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逐渐改善我区生态环境,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二是加强物价调控,关注民生,促进和谐。密切关注市场物价,认真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变为全面的通货膨胀。健全城市低保制度,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惠民惠农政策,及时兑现国家对城市低收入群体生活补助金政策,维护城乡弱势群众的正常利益。扎实抓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确保迎接“国检”任务的全面顺利完成;加强文化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