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总结
欢迎来到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个人中心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发改工作>市县动态
贵阳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总结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一、编制工作的基本情况
    编制工作以中央、省、市《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为依据,严格按照国家及省对“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按照该市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安排,在经过了规划前期重大调研课题研究、规划思路研究等阶段后,启动了市级重点专项规划及《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编制。
   2010年5月25日成立了《纲要》起草小组,成员由市政府办公厅、市发改委、市统计局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明确了任务分工,制定了工作计划。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
    一是收集资料阶段。为确保《纲要》编制的顺利开展,起草小组收集了近期国家、省重大政策(如西部大开发相关政策、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意见等)、市委市政府重大政策、主要领导讲话、市级各类规划、市“十二五”规划前期调研课题、重点城市“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点城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等资料,起草小组成员进行了系统学习。
    二是确定框架结构阶段。起草小组多次开会讨论《纲要》的框架结构,就目录设置和内容安排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力求反映贵阳市的特点,突出规划编制上“继承、创新、发展”的要求,《纲要》目录从二级标题逐渐深化到了三级标题,到去年6月中旬基本确定了《纲要》的框架。
    三是文本起草阶段。在确定了《纲要》三级标题后,起草小组按分工开始各块内容的起草,去年6月30日提出了一稿。在近半年的时间里,起草小组在不断收集整理资料及听取各方意见,每形成新的一稿前均与市直相关部门讨论研究,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进行研究。
    2010年9月6日,袁周市长在鹿冲关森林公园再次召开“十二五”规划专题会,起草小组成员及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袁周市长分析了当前形势,强调贵阳市在“十二五”时期要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要求,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之路,率先在全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接下来的近一个月时间里,袁周市长主持召开了医药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及重大项目、服务业、磷煤化工等行业的规划专题会,研究“十二五”时期各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2010年10月29日和11月2日市政府分别召开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及市民代表四个层面的座谈会,11月15日通过了市长办公会,11月18日市政协召开了“十二五”规划专题协商会。
    2010年12月28日市委员会八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以会议通过的《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制定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指导,对《纲要》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完善,形成了送审稿。
    2011年1月24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送审稿,根据会议要求,起草小组再次进行修改完善,形成《纲要(草案)》于1月30日通过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
  二、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是保障
    1、成立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为使规划的编制指导、协调、服务及各项规划的有效衔接具有必要的组织保障,使规划的编制、实施及评估工作有序化、制度化,成立“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十二五”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组织领导和总体协调。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各有关部门及六区三县一市两个开发区主要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起草小组,起草小组办公室在市发改委,负责“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具体事宜。
    2、成立规划专家委员会
    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社会参与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成立规划专家委员会,由市发改委聘请省市有关部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资深专家组成。规划专家委员会受市发改委的委托,负责开展对该市“十二五”规划的咨询、论证和评估等活动。
   (二)注重前期课题是关键
    起草小组于2009年2月向各市直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人民团体等部门广泛征集意见,共征集到82个课题。于3月多次召开了该市“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方向专家咨询会,征求了省、市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在充分听取了专家、学者及有关委办局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市长办公会研究同意,形成了12个“十二五”规划前期调研课题。经过在《贵阳日报》、《贵州日报》、贵阳市人民政府网站及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上发布公告及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签定协议、专家咨询委员会评审和相关专题的评审会,12个课题已于2009年底完成,课题成果已汇编出书。
    根据市委八届四次、六次全会等会议的精神,经我委反复研究,请示市政府同意后,增加《贵阳市绿色产业发展研究》、《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支撑体系研究》、《贵阳市区域环境特点及区域环境容量研究》和《贵阳市避暑经济研究报告》4个课题。对于新增的题目采取在国内公开选聘研究单位的形式进行研究。在《人民日报》、《贵州日报》、贵州省政府网站、贵阳市政府网站发布招标公告,并召开专家评审会。目前,课题成果已汇编出书。
   (三)规划思路先行是前提
    该市规划思路编制工作于2009年10月启动。市长主持召开“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后,委通过参加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论坛等组织的“十二五”规划编制座谈会、研讨会及以各种方式收集国家、省有关部门及研究机构“十二五”规划前期调研有关信息资料,及时了解到国家、省级层面“十二五”规划前期调研的动态,为起草《基本思路》作了比较充分的调研准备。同时在充分吸纳了该市“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调研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 2009年12月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征求了专家、市直部门及区(县)意见,并进行了完善,并向省发改委进行了汇报,对贵阳市拟纳入省规划的目标、重点任务及项目等内容进行了沟通对接。于2010年4月19日通过了市长办公会,于2010年5月4日通过了市委常委会。
   (四)专项规划同步是支撑
    经过了市长办公会和市委常委会通过后,由市政府转发了《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后,召开了相关工作安排会,并与15个专项规划牵头部门签订了协议。目前,各专项规划编制基本完成。
   (五)反复征集民意出结晶
    为配合《纲要》的编制,起草小组开展了征求民意的活动。在《贵阳日报》及贵阳市人民政府网站上刊登了“我为十二五规划献计”的活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同时,也多次开展了向市直部门、各区、市、县征求拟纳入《纲要》的主要工作、重点任务及项目意见的工作。《纲要》的编制始终保持了与各部门、区、县(市)及时地进行沟通对接。
    三、推动规划实施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面向社会广泛宣传“十二五”规划纲要,提高公众的规划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及时发布各类信息,完善公众参与规划实施和监督的程序和渠道。
    二是加强规划衔接协调。在上位规划的指导下,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关系,加强衔接配合,确保在总体要求上指向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不断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和实际成效。
    三是加强和完善规划的法制建设,健全和完善规划管理监督制度,形成完善的行政检查、行政纠正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督查工作。切实做好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有关部门要根据纲要,针对所负责领域的任务和目标,制定具体措施。自觉接受人大对规划实施情况的法律监督;自觉接受政协对规划实施情况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媒体、公众等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社会监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