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遵义市第一季度开门红,必须确保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16.7%,净增140亿元,力争完成300亿元,为此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抓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纳入调度的省、市重大工程项目,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细化措施。要创造性地解决项目用地、环评、征地拆迁等瓶颈制约,加快完善114个新开工重大项目前期手续,确保道瓮高速公路、习水二郎电厂、茅台机场连接线道路工程、共青大道棚户区改造、茅台酒2600吨技改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实现实质性开工建设。要加强协调调度,制定有力措施强力推进在建项目建设,确保续建项目加快进度,完工收尾项目尽快建成投入使用。
二是抓好集中开工项目的跟踪督促。要加强对今年一季度227个集中开工项目的督察,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其加快建设进度。要做好二季度集中开工项目的筛选审查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三是创新项目推进工作方法。要认真学习,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敢于创新,要继续按照“三基本”的方法推进项目建设,认真研究破解融资难、用地难、拆迁难方面的方法,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
四是适应统计制度的新变化。要加强部门配合,抓紧完善按“三基本”原则开工建设项目的入库条件,进一步核实完成投资,尽快将未入库项目纳入今年投资统计。
五是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政府推动和以企业、中介组织、专业招商机构为主的招商引资模式,引进和实施一批资源精深加工、装备制造和科技含量比较高的项目。继续探索完善BOT、BT等筹资方式。整合现有资源,盘活存量,抓紧组建交通、水利等融资平台公司。加强与各金融机构战略合作,争取金融机构支持。抢抓国家支持发行企业债券的机遇,积极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
六是抓好项目谋划工作。项目是促进发展的重要抓手,实现后发赶超,必须落实到具体项目上,通过项目特别是产业项目带动投资规模扩张,推动经济提速转型。要按照省、市贯彻2号文件的实施意见,立足战略定位和空间布局、立足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立足差别化产业政策、立足试点示范和重大专项规划抓好项目储备,做大项目库规模,积极主动沟通对接,不等不靠抓好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快核准实施。
七是着力抓好扩权强县工作。为最大限度扩大县级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省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扩大县(市、特区)经济管理权限的通知》(黔党办发[2012]1号),从5月1日开始,需报省政府及主管部门批准的经济审批事项,由县(市、特区)政府及主管部门直接报省主管部门。为此,我们将加强上下对接,强化协调服务,确保县级管理权限扩大后,县域经济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