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黎平县开发区晴雨表工作机制显成效
欢迎来到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个人中心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发改工作>市县动态
黔东南州黎平县开发区晴雨表工作机制显成效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黎平县开发区积极探索经济快速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晴雨表”工作机制,有效地监测建设各方面工作,助推开发区经济发展,并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建立“工地记录晴雨表”。开发区工作人员每天认真记录工地天气情况,充分利用有限的气候资源,科学组织开发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在不利于施工的时候,管委会有关部门立即召集各施工队伍讨论施工中面临的问题,并在第一时间给予积极解决。
  二是建立“服务企业晴雨表”。以“晴雨表”形式,推行“一站式”、“保姆式”工作机制,开通“项目审批快速通道”,采取电话调查、深入企业走访、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与企业建立起长期有效地沟通机制,及时的了解工作开展的进度,切实为企业解决实质困难。2013年第一季度已累计为企业办实事30件,同时也形成了亲商、扶商、爱商的良好氛围;
  三是建立“招商引资晴雨表”。以“晴雨表”形式记录深入开展“产业招商、以商引商”、“企业入驻”等各项工作情况。目前已引进深圳市派诺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电磁流量计和超声波流量计生产项目、电子电路板及SMT生产项目、特种轮胎(全钢巨胎)生产项目、永安市鸿燕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的鸿燕编织袋生产项目、香港海盈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新能源产业园项目、贵州省赛亚照明有限公司的LED系列节能灯生产项目、黎平县佳绿茶业有限公司的佳绿茶叶生产等城市型、服务型的好项目、大项目,为园区实现产业升级和二次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建立“干部考评晴雨表”。首先,以“晴雨表”形式做好干部出勤登记、工作绩效、任务安排、工作完成进度等一系列公示制度,经审核后,在开发区政务公开栏上进行公示,并作为考核的首要依据,激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通过一系列的“晴雨表”显示, 2012年以来,黎平开发区大力推进园区水、电、路和通讯网络以及标准厂房等基础建设,共投入开发区建设资金15.2亿。其中:土地收储2.02亿元;基础设施建设7.42亿元;企业建厂和机械设备5.76亿元。目前,共有入园企业38家建成,建成投产12家,解决就业人员2118人,2012年,工业总产值达15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