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两个转型”战略促经济发展
欢迎来到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个人中心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发改工作>市县动态
贵州铜仁:两个转型”战略促经济发展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1966年2月,为服务汞矿开采,国务院设立了新中国第一个行政特区—万山特区。2001年,贵州汞矿因资源枯竭实施了政策性关闭破产,万山因失去支柱产业而陷入发展困境。2009年,万山被入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

一、扎实推进“两个转型”战略,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

(一)产业原地转型,闯出新天地。发挥老工业基地的技术和人才优势,规划30平方公里的万山转型工业园区,并于2012年12月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被评定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核心区、省级经济开发区、省级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示范区等荣誉称号。汞矿开采给万山留下了970多公里的地下采矿坑道,依托悠久的工业文化,深挖开采遗址利用价值,2005年编制申报了万山国家矿山公园项目,并成功获得国土资源部批准。2009年10月万山国家矿山公园正式揭碑开园,并于2014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

(二)城市异地转型,拓展新城区。2011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万山特区,设立万山区,国土面积由原来的338平方公里增加到842平方公里,成为了铜仁市“一城两区”中的重要板块。相继开工建设示范性高中、规范化医院、西南现代物流城、汽车配件城等商贸重点项目,万山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初现雏形。

二、持续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感恩奋进新时代

2018年,万山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1亿元,是2013年的2.2倍;完成财政收入9亿元,是2013年的3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460元、9066元,是2013年的1.6倍、1.9倍。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多次专题报道万山转型工作情况,《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等中央媒体相继专版刊载万山转型成果。2018年8月,“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万山,全国50余家新闻媒体聚焦万山转型发展成效。

(一)不断提升城市品质。2015年顺利实现了区行政中心搬迁,城市规划面积

从7平方公里扩展到11.4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由6.7万人增加到27万人。创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产业园,被国家工信部授予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授予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示范基地。投资1.2亿元建设的电商生态城,被国家商务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评定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投资7.8亿元对城区木杉河进行景观改造,打造城河相融、城景互补的特色城市滨河景观带,城市品质逐步提高。

(二)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引进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15万辆的万仁新能源汽车项目,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建成4万平方米的朱砂工艺品产业园,建设朱砂工艺品线上线下交易中心。聚焦现代农业带动。引进总投资4.5亿元的九丰农业博览园项目,被贵州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全区9个乡镇(街道)建成标准大棚蔬菜基地1.2万亩。以万山区敖寨乡中华山村为试点,创新实施了“622”扶贫机制,被列为中组部党建扶贫教材案例和贵州省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入选“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陈列于国家博物馆。引入资金20亿元,改造升级万山国家矿山公园,建设朱砂古镇。投资20亿元的万山彩虹海水上乐园和陆地公园游乐场项目,全面提升万山旅游体验。被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和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评定为“全国生态文明城市与景区”,荣获《半月谈》第八届品牌生活榜“中国最美特色旅游小城、中国最佳品质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

(三)扎实保障民生事业。民生支出由2008年1.8亿元增加到2018年14.4亿元。在2017年度和2018年上半年贵州省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万山均位列全省65个贫困县第一位,并以零漏评、零错退、综合贫困发生率为1.19%、群众认可度96.37%的成绩,如期实现2017年度脱贫摘帽目标。投入8.5亿元完成乡村道路提级改造,率先在全省实现县、乡、村100%通油(水泥)路。实现所有村组安全饮用水全覆盖、行政村(社区)光纤信息网络全覆盖、农村广播电视户户用全覆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