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大湾煤电项目: 多能互补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欢迎来到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个人中心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发改工作>市县动态
六盘水大湾煤电项目: 多能互补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3月3日,在六盘水市多能互补能源基地大湾2×660兆瓦(MW)低热值(CFB)煤电项目(以下简称“大湾煤电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一派争分夺秒的建设图景。

“这个项目是全省、六盘水市‘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之一,这座‘超级电厂’的建设,不仅是能源转型的‘先锋’,更是产业转型的‘绿色引擎’,要尽快建成投产为地方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钟山区大湾镇党委书记费明曦说。

六盘水煤炭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低热值煤利用率低。“过去看着堆积如山的煤矸石和煤泥,既心疼又头疼。”这是当地不少煤矿企业的心声。大湾煤电项目的落地,让这些“边角料”变为“香饽饽”。

据悉,大湾煤电项目的煤源为中煤、煤泥、煤矸石等中低热值煤,设计年耗煤量约430万吨。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尤其是对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等副产品,做到了“吃干榨净”、充分利用。

基于此,大湾煤电项目采用国际领先的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技术,能够高效清洁利用辖内及周边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约60亿千瓦时,将有力保障地方电力供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项目负责人欧阳德介绍。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大湾煤电项目的意义远不止于“变废为宝”。作为六盘水多能互补能源基地的关键一环,该基地还积极发展光伏等新能源,形成“风光火储”协同矩阵,构建多能互补、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晴天光伏发力,阴雨风电补位,煤电则像‘稳定器’一样随时调节,确保电网安全。”欧阳德介绍,“这种‘传统能源+新能源’的协同创新,使新能源消纳率提升至95%以上,为西部资源型地区能源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今年,项目#1机组各系统安装调试完成,#1机点火冲管完成,168小时试运行完成;#2机组设备安装基本完成,各系统开始进行系统调试及试运行。”欧阳德说,“这条‘绿能走廊’建成后,年营收产值将超过20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