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大抓产业、主抓工业,以“一主一特”工业产业为引领,做强工业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支撑,加强与优质企业对接,建立联动招商、会商工作机制,积极对外开展招商,吸引优强企业落地。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因地制宜发展肉鸡、生态渔业和水果“一主两特”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持续完善产业链,提高“肉案子”综合产能和供应能力,实现全县畜禽产品扩量、延链、增效。着力完善和拓展生态渔业产业链。持续推进水果产业提质增效,按照“改品种、改土壤、改树形、改模式,提产量、提品质、提效益、提品牌”的发展定位,强化院(校)企联动,着力推进新技术集成示范应用、产业配套设施改善提升等。
加快文旅融合发展。聚焦红色、温泉、生态、乡村资源优势,持续提升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中共贵阳市委党校息烽现场教学基地、南山天沐温泉、息烽温泉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又见南山、又见乌江、青山乡居等旅居发展带动力,以点连线带面推动息烽旅居康养发展。加大招商引资,推动息烽乌江景区、西望山景区开发建设,改造提升堡子半边天文化陈列馆,不断提升“爽爽贵阳·红色息烽”城市品牌美誉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