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 |特色产业多轮驱动,注入发展新动能
欢迎来到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个人中心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发改工作>市县动态
毕节市 |特色产业多轮驱动,注入发展新动能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加快推进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毕节市立足资源禀赋等比较优势,聚焦壮大磷煤化工、新能源及新能源电池、以轻纺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全力抓项目、扩增量。去年,地区生产总值超245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89.25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就在这个月初,位于毕节市织金县的摩天冲磷矿二采区最后一个设备系统安装完成并启动运转,标志着摩天冲磷矿所有系统工程全部建成,二采区达到试生产条件。

摩天冲磷矿安全室主任宋爽介绍,他们在回风竖井的施工过程中投入了“一次成型”的新的施工工艺,新的施工设备,大大缩短了建设时间。

摩天冲磷矿所在的毕节市织金县新华磷矿区,是贵州省三大磷矿区之一。今年前8月,一采区累计生产原矿115万吨、磷精矿58万吨,二采区的试生产运行,将进一步推动该磷矿年产250万吨的目标达成。

立足“富矿”优势,坚持“精开”战略,毕节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2024年,全市磷矿、铁矿、煤化工规上产值分别同比增长254.40%、78.03%、30.53%。

矿产资源优势持续释放,轻纺产业发展蹄疾步稳。位于毕节高新区的这家纺织企业投产1年来,已建成占地6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及8条智能化生产线,用工近400人,年产能可达6000吨。

毕节市盛安纺织有限公司管理总监罗丰稔说,今年上半年,他们的产值达到了7000万元到800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江苏、浙江还有广东。

去年以来,毕节高新区主动对接东部沿海轻纺服装企业组团式、链条式转移,招引一批具备产业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落户,形成纺纱织带、成品服饰、箱包皮具等产业配套,带动就业超4000人。

毕节高新区轻纺局工作人员问端介绍,毕节高新区现有轻纺企业48户,其中规上企业9户,今年1月至7月以来,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了2.75亿元,同比增长了17.63%。

毕节市七星关区海子街镇前所村村民翟晓娥告诉记者,以前她是在浙江上班,这几年家乡这边也招商引资过来很多纺织厂,她就回乡上班,工资5000元左右,还能兼顾到家庭。

作为我省承接东部轻纺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毕节充分发挥政策、资源、人口“三大优势”,推动轻纺产业从零散分布向集群发展、从传统制造向智能转型。2024年,全市轻纺产业产值达12.79亿元,同比增长11.38%。

产业发展离不人才支撑。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水平,毕节织密内外就业网,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目前建成9个“零工市场”、880个零工驿站动态汇聚新就业形态、基础性工种及季节性岗位;与80个城市建立劳务协作关系,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服务。

在毕节市七星关区,一场以缝纫为主题的技能培训正在进行,当地职校老师通过“理论+实操”的形式,围绕服装缝纫工具认识与使用、缝制工艺等方面进行系统教学,来自当地的50多名学员参与。

学员梅萍说,刚开始的时候她一点都不会,学了两天之后,基本上可以做拆线的工作,老师教得也比较认真、仔细。

今年,广州市天河区投入686万元东西部劳务协作项目资金,计划开设7期针对性培训,覆盖多个工种,助力群众获得“一技之长”,促进就业增收。

毕节市七星关区人社局就业和职业能力培训股股长沙喜龙表示,他们也会继续与多方企业联系,收集用工需求,结合本地劳动力的就业意愿,一共还将举行6期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全免费的培训,让学员先学习到技能,然后直接通过推荐,到相应的企业去过上班,实现就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