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省“西电东送”工程取得骄人成绩
欢迎来到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个人中心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发改工作>要闻动态
2008年我省“西电东送”工程取得骄人成绩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2008年以来,我省尽管先后遭受自然灾害和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尤其进入9月份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工业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但是,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围绕“西电东送”工程项目的建设,努力完成抗击自然灾害、提高供应能力、优化调整结构、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等各项任务;重点抓好灾后重建、在建电源项目建设、配套煤矿项目建设和电力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止2008年12月底,贵州电网统调装机容量已达到2255.56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576.56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1679万千瓦。完成发电量974.9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2.4%。其中:火电795.93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减少3.5%;水电179.81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40.1%。
    完成售电量926.49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3.67%;其中:省内售电量580.72,比去年同期减少0.19%,外送(含西电东送)电量345.77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0.89%,(送广东321.26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6.62%)。
    一、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1、电源项目建设
    构皮滩水电站、光照水电站、思林水电站等大中型水电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电网建设方面。正在抓紧兴义输变电工程、兴仁-青岩500kV输变电工程、八河输变电工程、安顺变扩建工程、鸭溪2#主变扩建、息烽2#主变扩建;220KV的西郊输变电工程、贵阳南郊220kV变增容工程、乌当3#变扩建、罗甸220KV输变电、龙里220kV变2#变扩建、红果变扩建工程、普定220KV变电站2号主变增容工程、施秉变22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兴仁输变电工程兴义#3主变扩建、安龙3#主变扩建工程、黔西输变电工程等项目的建设。2008年7月18日,500千伏贵广交流施秉至贤令山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后,标志着黔电送粤“四交两直”大通道形成,贵州外送广东能力达到800万千瓦以上,进一步提高了南方电网主网架的安全稳定水平。
    2、配套煤矿建设
    2008年全省煤炭产量11798.46万吨,同比增长8.6%。销售量11201万吨,同比减少0.8%,其中:省内9350万吨,同比增长8.6%(其中电煤5184万吨,同比增长26.01%),省外1851万吨,同比减少31.3%。
    (1)大中型煤矿建设进展情况
    截止今年12月底,国家和省核准的煤矿项目共46对,开工建设规模3760万吨/年,其中:90万吨/年以上大型矿井21对,2560万吨/年;45—60万吨/年矿井19对,1020万吨/年;30—60万吨/年矿井6对,共180万吨/年。其中,中岭煤矿、青龙煤矿、玉舍煤矿西井、比德煤矿和玉舍中井已建成投产,响水一期部分建成投产。五轮山一期、发耳一期、松河煤矿等一批大中型煤矿正在抓紧建设。
    (2)全省煤矿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90万吨/年以上大型煤矿前期工作。2007年—2008年12月,国家已经批准我省20对煤矿(绿塘、五凤、马依西一期、马依东一期、糯东一期、泥堡矿、米箩、文家坝一矿(一期)、文家坝二矿(一期)、肥田矿、戴家田矿、新华、黑拉嘎、龙凤、小屯、发耳二矿(二期)、五轮山二矿(二期)、桃林矿、二郎矿、花秋一矿)开展前期工作。其中,大方五凤煤矿一期、大方绿塘煤矿国家发改委已核准。
    30万吨/年规模以上煤矿前期工作。年初与省发展改革委签订项目核准目标责任书的有30对煤矿。其中2008年完成项目核准的15对煤矿大部分都能够按照预定目标开展前期工作。截止目前,15对煤矿中已经完成项目核准的5对(黔西新田、习水木担坝、遵义庙新、纳雍三雍、纳雍沙田)。
    二、加大了有关工作的协调力度,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1、按照“以资源定规划,以规划定项目”的原则,用规划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依托资源优势,搞好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布局,优化结构调整,节能降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快在建大中型煤矿的建设进度,加快煤层气(瓦斯治理)、煤基气化等高技术产业化步伐,加快建设六盘水老鹰山、毕节煤基气化替代燃料项目的建设进度。
    2、结合近期国家新出台的能源产业政策、规定和措施,对当前影响能源基本建设项目进展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和目标安排。
    3、根据国家实施有关“以大代小”的电力产业政策要求,进一步加大跑部力度,通过努力,我委已于近期上报清镇电厂“以大代小”异地改建工程(2X60万千瓦)项目的核准申请报告;同时争取国家尽早批准我省“上大压小”电源项目(都匀电厂异地技改、织金电厂、兴义电厂)开展前期工作,以及“十一五”后三年新开工电源项目的确定,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4、建立全省西电东送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季度分析会议制度,原则上在每季度第一个月召开季度分析会议,根据项目单位提交的工期安排进度,检查工程进展进度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问题,确保能源基本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5、组织召开了全省大中型煤矿建设进度和部分30万吨/年规模以上煤矿前期工作进度调度会议。会上听取了大中型煤矿业主的汇报,对在建煤矿实行倒排工期,同时对反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措施建议。同时加大对配套煤矿项目的协调工作,会同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局对探矿权转让、采矿权申办、建设用地、矿区规划环评、煤矿项目环评等进行协调,使煤矿建设的前期工作有序进行。
    6、积极参与“西电东送”电源项目的协调工作,重点对在建项目的上报核准和拟建项目前期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协调,确保了“西电东送”电源项目的建设。参与大中型水电站移民工作和电站库区移民补偿、调概、淹没和专项设施复建等问题的协调工作。配合做好董箐、沙沱等大中型水电站移民安置规划的前期工作。
    7、做好西电东送建设项目的跟踪落实。经常到各建设项目工地进行督促检查,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四制”要求,把好质量关,施工中要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项目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建设任务。
    8、认真做好《西电东送简报》的编发工作,及时收集、反馈西电东送工程建设信息,掌握西电东送工程建设动态。
    三、存在问题
    1、近年来,由于国家不断加大对电力产业的调控,尤其对火电项目开工规模实施了一系列严控措施,给我省电力建设带来影响。造成了我省“十一五”后三年电源项目的开工规模一直未确定,电源项目开工率低,前期工作进展慢,第三批电源项目不能按照规划进度开工建设。
    2、煤矿建设进度仍然滞后。一是大矿建设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从前期工作到申请核准时间过长,建设进度不能按照计划工期建成投产。二是已经核准的项目不能及时开工建设。三是已经建成的大矿验收工作进度慢,不能及时达产。四是一些地区由于地方政府没有认真落实运煤公路的建设,影响煤矿建成后的运输问题。
    3、新建煤矿项目前期工作有待加快。一是部分30万吨/年矿井业主(民营)不重视目标责任书的落实,认为纳入省政府同意核准就万事大吉,少数项目前期工作至今毫无进展。二是基层职能部门对省政府目标责任书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使得项目业主办理相关手续受阻。三是随着国家煤矿安全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对煤矿项目建设要求日趋严格,在建煤矿建设进度受到影响。
    四、2009年工作打算
    1、继续围绕“西电东送”工程实施,进一步落实好“十一五”后三年电源项目开工建设规模,强化电源建设的有序化管理,促进我省电力生产和建设秩序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
    2、根据国家实施有关“以大代小”的电力产业政策要求,进一步加大跑部力度,争取国家尽早核准我省“上大压小”电源项目清镇电厂异地建设项目,以及“十一五”后三年新开工电源项目的确定,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3、各市(州、地)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到加快我省30万吨/年规模以上大、中型煤矿建设,是关系到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责任落实到人。
    4、进一步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抓好已开工煤矿建设项目的建设,加强协调和督促检查,确保按期投产达产。进一步作好协调服务工作。一是省各职能管理部门要加快相关手续的办理,做好服务工作;二是地方政府要抓紧落实运煤公路的建设;三是涉及矿群关系的地方政府要加大协调力度。积极帮助和协调有关煤矿建设项目业主,严格按目标责任书规定的工作进度,抓紧开展前期工作,继续支持正在办理核准的煤矿项目完善相关手续,上报核准,按计划开工建设。
    5、对目前进度滞后的项目,要限期整改,加快建设进度。一是凡是已经核准的项目,二年内不开工建设的,项目核准部门将依法取撤消核准报告,国土部门依法收回采矿权。二是已经取得国家路条的项目,要抓紧办理有关支持性文件,尽快上报国家核准。在办理有关文件过程中,省各职能管理部门要积极协助和协调业主加快办理。三是已经建成矿井要及时开展单项工程的验收工作,为综合验收创造时间,促进全省新建大矿投产率的提高。四是未按照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完成前期工作的项目,各市地州政府要负责抓紧协调相关职能部门,限期完成。五是民营企业承担的项目,要进一步规范企业化管理,前期工作要指定专人负责,严禁人员频繁更换。
    6、进一步加快煤矿企业兼并(收购)重组和资源整合工作,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全省煤矿企业的兼并(收购)重组和资源整合(调整布局)工作,指导地方兼并(收购)重组规划工作,鼓励和引导大中小型煤矿企业积极参与,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政策及资金支持。继续整顿关闭布局不合理、不符合安全标准、浪费资源和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小型煤矿,对有条件的小型煤矿加快进行改造升级,提高全省煤矿的整体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