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和水利部联合下发的通知,国家从2011年开始,将“十一五”期间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100个试点县改为综合治理重点县,并在此基础上再新增100个综合治理重点县,其中我省新增23个综合治理重点县。至此我省率先在全国实现了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全覆盖。
为确保我省新增23个综合治理重点县能更好地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011年3月17日省发改委会同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农委在总结我省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的基础上,组织召开“贵州省23个新增综合治理重点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启动会”。会议由省发改委主持,省发改委张杰副主任、省林业厅徐来富副厅长、省农委赵宣富副巡视员、省林业厅石漠化办、省水利厅水保处和水保监测站等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到会作讲话,参加会议的有:新增重点县所属的市(州、地)发改、林业、农业和水利分管负责同志和具体工作人员,23个新增重点县政府分管县长及县发改、林业、农业和水利分管负责同志。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启动23个新增重点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安排部署新增重点县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各项工作,全面推开我省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会上,省林业厅徐来富副厅长、省农委赵宣富副巡视员和省水利厅水保处徐彦杰处长分别就如何做好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草食畜牧业、小型水利水保和石漠化监测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指导,并分别要求市县两级林业、农业和水利部门要配合发改部门开展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省发改委农经处对新增重点县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23个县要“以科学的理念、务实的态度,实现好全省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全覆盖”,主要是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科学管理,各县要按照省石漠化综合防治领导小组的模式,尽快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施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同时也要做好石漠化治理面上工程的项目和资金的整合;二是科学设计,各县要以“系统防治、综合治理”为原则,在摸清石漠化最新本底数据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因害设防、规模治理”的治理思路,编制一个符合当地实际的设计;三是科学监测,各县在要将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进度和成果进行动态观测,要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做好石漠化监测工作;四是科学实施,每个重点县要在三年的石漠化治理中,至少打造出一条精品小流域,不断探索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五是科学监理,各县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要全面制行监理制,正确处理建设管理单位与监理方之间的关系,引入第三方管理机制、有效推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
省发改委张杰副主任作了大会总结,并着重强调三点:一是要提高认识,抢抓机遇。新增23个县能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来这不易,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定要充满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战胜石漠化的信心和决心。二是任务艰巨、加强领导。新增23个重点县要认真学习国家和省印发的各项制度,结合本地实际,尽快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和工程建设管理机构,有序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三是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在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中,各重点县的各相关单位必须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的分工,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好各自的工作,强化合作意识,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石漠化治理的工作合力,确保治理目标全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