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上午8时30分,国家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副巡视员张蜀东同志率领国家联合工作组改革开放组一行在蒙启良副省长的陪同下,前往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调研组先后参观考察了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航天成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贵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等企业。每到一处,调研组一行都认真听取企业负责人的情况介绍,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主要产品及市场行情、企业的规划目标等情况,深入生产制造车辆现场考察制作工艺和生产流程。省直有关部门和遵义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市直有关部门、汇川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陪同前往。
在实地调研后,张蜀东副巡视员率领国家联合工作组改革开放组在蒙启良副省长的陪同下,与遵义市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会议由遵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杨升平主持,遵义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姬德君及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洪涛作汇报,蒙启良副省长和国家调研组出席会议,省直有关单位陪同调研人员,遵义市人民政府及市直有关单位、汇川区人民政府及区直有关单位、有关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
姬德君副市长介绍了遵义市在区域合作方面、在对外开放方面、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发展情况。请求国家在改革开放的一些重大问题上对遵义给予支持,主要是:
第一,促进区域发展。设立遵义试验区,扩大湄潭试验区至15县(市、区);对处于黔中经济区的红花岗区、汇川区、遵义县、仁怀市给予重大项目倾斜支持;对纳入国家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规划的正安县、道真县、务川县、凤冈县、余庆县加大扶贫支持;支持创建中国遵义干部学院。
第二,推进水利生态建设。加大对水利生态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建设支持力度,扩大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提高补偿标准,延长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提高补助标准,将乌江流域和赤水河流域作为国家生态补偿机制试点。
第三,推进交通建设。给予仁怀茅台机场一定的资金补助;对等级公路资本金给予补助;通村公路由中央全额投资建设。
第四,放宽土地政策。提高市县在土地、矿产资源新增建设税款中分成比重;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倾斜、国家级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占省市级用地计划;减少遵义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出台支持遵义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政策、矿权审批权限下放到省、国家地勘基金倾斜;支持遵义市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取消市县政府匹配资金。
第五,放宽税收政策。将优势资源税收改为从价计征;提高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留存地方的分成比例;调整营业税服务外包计税依据;放宽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家保税区、加工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等申报条件;支持遵义机场航空港和无水港等对外开放口岸建设;将遵义市列为国家东部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给予税收支持。
第六,加大财政投入。加大中央财政经常性建设资金、国债资金、转移支付资金和各种专项补助资金倾斜力度;中央投资建设项目取消地方配套;中央财政补助民族自治县的发展资金按照财政增长比例增加;增设革命老区基地改造、红色旅游发展等专项资金。
第七,放宽金融政策。对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施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规范民间借贷;加大再贷款再贴现和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政策优惠;通过修改相关法律将有限的农村资产纳入银行放贷抵押担保范围;支持地方政府和企业发行债券。
第八,改革煤电政策。在一定范围内执行煤电市场化匹配政策;自备电厂项目上网电价优惠;循环经济一体化企业差别优惠电价;提高小水电发电企业省内上网电价。
第九,扶持白酒产业。将我省名优白酒参照鼓励类产业政策予以支持,放宽限制,给予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优惠。
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洪涛针对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基本情况及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提出了需要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一是对用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加大协调和政策配套支持力度。三是对东部地区对口帮扶西部地区开发区建设给予支持协调,推动资源互补、产业转移。
在听取汇报后,蒙启良副省长指出,支持贵州改革开放,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制度设计要立足贵州实际。我省具有电力、烤烟、煤化工及建材、现代旅游业、苗药等产业优势,煤、铝、磷等矿产资源优势,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旅游资源、军工资源、交通区位等方面也有优势,同时还存在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状况,存在着资金、人才、土地、刚性指标约束、国家扶持政策相对较少等方面的劣势,制度设计要把握好两个方面的情况。第二个方面,是制度设计的原则。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根本准则,贵州的发展战略是主要依据,同时建议从把贵州打造成为全国矿产精深加工基地、南方能源建材基地、全国军转民产品研发基地、世界旅游目的地、中国苗药研发生产加工基地、东部产业转移承接地、西南现代物流基地等方面来考虑和把握体制机制设计。
针对调研中遵义市反应的情况,调研组一行也纷纷发言。
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副处长张俊浩认为,建立试验区省里要有统筹考虑,如在何地设置、设置的等级等方面要拿出初步意见,同时要按照设置的标准进行谋划。
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处长庞锦认为,设置特殊监管区,项目引进最关键。贵州省要提出最重要、最迫切、最需要国家帮助解决的问题,抓住关键环节和制约瓶颈,不要面面俱到。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处长张祥认为,当前贵州的发展要找准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要借助省外经验、营销、资金等方面优势,借力发展。遵义市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和配送节点要找准,结合产业发展和企业实际。
海关总署办公厅副处长张华伟认为,贵州外贸发展是软肋,海关总署愿意按照职能做好工作。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口岸等建设,要做好前期调研论证。从发展经验看,大项目对综保区审批很有帮助,也是将来产生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要处理好筑巢与引凤的关系,要有支撑点。下一步签署省备忘录时,把所提意见考虑进去,加大支持。
商务部外资司副处长马成芳认为,贵州涉外企业不是很多,设置综合保税区主要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有需要才会审批,先筑巢后引凤成本过高、可能风险大。开发区是吸引外资的平台,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平台与东部开发区合作共建。商务部正在研究中西部产业发展目录,下一步积极研究,争取把贵州优势产业纳入进来。国家级开发区扩区及新设,商务部将出台文件,统一标准和政策。中西部贷款贴息等差别化政策要统筹考虑,下一步再仔细研究。
张蜀东副巡视员作了总结发言,认为,从遵义参观情况来看,贵州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水平和基础,前景很好。遵义市人民政府汇报的问题涉及改革开放组的认真研究吸收,涉及其他组的将进行转交,部分政策将在全省通用。对设立试验区问题,张蜀东副巡视员指出试验区要典型、有特点,明确试验什么、突破什么限制。遵义(广东)工业园实现了梯度转移、对口支援,带来了发达地区的产业、资金、项目,这种发展模式可以继续探索。开发区对口支援,商务部可提供服务和便利,帮助穿针引线。同时也可以探讨并非单纯输血的模式,如建立昆山开发区在贵州的分区,把需要转移出去的企业搬在贵州。这次改革开放组专题主要围绕体制机制创新、商贸流通及物流业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对内对外开放四个方面提出思路、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改革开放组的任务是有一个专题内容,完成专题调研报告。把专题内容写好很重要,突破性的内容和重大方面一般在改革开放这一部分,同时还要准确反映贵州的思路、想法和愿望,我们将多听取省市汇报后再提炼总结,最后转化为文件内容,也请贵州省再提供一些相关的基础材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