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及文化产业专题组赴黔东南麻江县调研
欢迎来到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个人中心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发改工作>要闻动态
旅游及文化产业专题组赴黔东南麻江县调研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9月20日,国家部委调研组旅游及文化产业组在省旅游局副局长杨俊、省文化厅副厅长宋健等陪同下,赴黔东南麻江县下司激流回旋训练基地进行实地调研。
    调研组对下司激流回旋这一体育品牌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传统体育与现代竞技完美结合的旅游精品,提升了麻江县旅游文化的内涵。希望麻江积极举办和承办水上体育、休闲竞技和民族赛会活动,将民族、时尚元素有效融合起来,着力打造“户外运动健身、水岸互动游乐”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基地。
    调研期间,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向调研组书面汇报了黔东南州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并提出了黔东南州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一是旅游服务相关产业配套能力弱,旅游集散地,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及景观道路、停车场、污水(垃圾)、旅游标识系统、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公厕、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网等配套设施滞后,重点旅游景区接待设施薄弱,高档次度假酒店和旅游娱乐消费项目少。二是旅游文化产业“散小弱”,旅游产业规模小,产业链短,缺乏带动旅游发展的龙头企业。三是旅游产业经营粗放、旅游经济总量偏低,结构不合理,旅游产品还是以观光型为主,缺乏度假型、创意型旅游商品,旅游产品在区域内同质性强、项目内容单一,致使游客停留时间不长,花费水平不高,加上旅游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滞后,经营管理粗放。四是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层次低,由于一些乡村旅游景点在开发前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技术指导,导致功能单一,建设水平低,产品开发多停留在民族歌舞表演、吃农家饭等层面,缺乏购物、疗养、度假等带动性强的综合性乡村旅游产品,产品开发存在形式单一、参与性不强、内容雷同等现象。同时,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开展乡村旅游的村(点)还较少,覆盖面还较低,一些通往乡村旅游景点的道路状况较差,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简陋,服务功能不健全,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景区(点)建设还处于低水平开发状态。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黔东南州委、州政府请求国家:一是将西江、肇兴、舞阳河景区纳入国家支持贵州重点景区建设项目,在资金安排、土地政策上给予重点倾斜。二是将黔东南列为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区,帮助解决和完善旅游公路、旅游驿站、旅游村寨风貌打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将黔东南乡村旅游扶贫纳入国家扶贫攻坚总体规划予以支持,帮助完善村庄整治、生态修复保护、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农村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将黔东南列为全国原生态苗侗文化保护区。借鉴国家在东部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和中部设立徽州文化实验保护区的模式,在西部设立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区。增加中央文化产业财政资金对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投入,在重点民族文化旅游村寨保护、民间文化传承拔尖人才扶助、原生态民族文化高级人才培养、原生态民族文化典型建筑保护及民族文化博物馆等方面予以支持。五是参照国务院关于“在海南试办一些国际通行的旅游体育娱乐项目,探索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彩票(《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的政策,支持黔东南探索发展竞技性竞猜型体育彩票。六是将刺绣、银饰等独具黔东南特色的旅游商品生产纳入国家支持贵州加快发展的重点项目。在旅游商品人才培养、旅游商品生产奖励扶助、税收、旅游商品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
    黔东南州副州长孙登峰、麻江县政府和州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全程陪同调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