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进展情况
1、全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进度总体情况。2012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总投资18.1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3.2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89亿元、省级财政资金4亿元,整合部门资金2.95亿元,其余不足部分由市(州)、县(市、区、特区)筹措。截止10月上旬,省级已下达投资计划14.4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3.2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资金2.4亿元,省级财政资金3.75亿元,市(州)配套资金1.55亿元,县(市、区、特区)级配套资金3.53亿元,已到位投资11.42亿元,投资到位率为79%,其中中央资金到位5.38亿元,省级财政资金到位3.26亿元,市(州)配套到位0.86亿元,县(市、区、特区)级配套到位1.92亿元,投资到位率分别为96%、87%、56%和54%;完成投资7.8亿元,投资完成率为54%,其中中央资金3.67亿元,省级财政资金2.02亿元,市(州)配套资金0.52亿元,县(市、区、特区)级配套资金1.59亿元,投资完成率分别为66%、54%、33%、45%。征地及前期工作费1亿元已落实,到位率为100%。
2、市(州)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进度情况。投资到位率排名由高到低依次是黔南州100%、安顺市90%、黔西南州89%、铜仁市86%、毕节市75%、遵义市70%、贵阳市68%、黔东南州66%、六盘水市62%;投资完成率排名由高到低依次是黔南州64%、毕节市59%、安顺市56%、黔西南州55%、黔东南州52%、遵义市52%、六盘水市51%、铜仁市51%、贵阳市50%。
3、县(市、区、特区)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进度情况。投资到位率大于96%的县(市、区、特区)有14个,其中:晴隆、兴义、三都、惠水、长顺、罗甸、平塘、独山、瓮安、福泉、都匀、荔波等为100%,金沙和丹寨为97%;小于60%的县(市、区、特区)有14个,其中:钟山59%、剑河58%、习水58%、赤水58%、修文58%、六枝58%、从江57%、盘县54%、三穗50%、麻江49%、榕江42%、黎平42%、黄平42%、天柱38%。投资完成率大于75%的县(市、区、特区)有8个,其中:册亨90%、平塘86%、施秉85%、台江82%、丹寨80%、息烽80%、余庆76%、威宁76%;小于40%的县(市、区、特区)有10个,其中:玉屏39%、绥阳39%、黄平38%、凤冈37%、桐梓36%、黎平35%、修文34%、榕江32%、天柱23%、锦屏5%。
4、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安置点建设情况。房屋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的有余庆县大乌江镇南岸街、构皮滩镇上堕坪,道真县浣溪村花园组,台江县施洞镇猫坡村等4个安置点;进行房屋主体工程建设的安置点有115个,其中贵阳市5个、遵义市31个、六盘水市1个、安顺市10个、毕节市16个、铜仁市10个、黔东南州20个、黔南州18个、黔西南州4个。息烽县小寨坝镇南山、遵义县平正乡坝上组、西秀区蔡官镇长山村、威宁县龙街镇龙街村、赫章县可乐乡农场村、大方县双山镇双山村、纳雍县维新镇和百兴镇、望谟县复兴镇等150户700人以上的安置点工程进度均在50%以上;正在进行房屋基础施工的安置点有27个,其中遵义市1个、六盘水市3个、安顺市2个、毕节市2个、铜仁市9个、黔东南州6个、黔南州1个、黔西南州3个;仍在进行场地平整的安置点有34个,其中六盘水市4个、铜仁市10个、黔东南州12个、黔西南州8个。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总体未达到时序进度,工程进度较慢,有15%以上的安置点还处于前期工作阶段,仍在进行场地平整。
2、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进展不平衡。基本完工安置点较少,仅占安置点总数的2%,即将和正开始进行房屋主体施工的安置点很多,占安置点总数的34%,工程进度差距较大。
3、市(州)和县(市、区、特区)配套资金到位率低,有30个县(市、区、特区)市(州)级配套、16个县(市、区、特区)县级配套投资到位率为0。
三、下阶段工作要求
明确“一个目标”,把握“二个时间节点”, 确保“四个到位”,做到“七个必须”。
1、明确一个目标。各地要不断增强做好扶贫生态移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力加快工程实施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必须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2012年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任务。
2、把握二个时间节点。市(州)、县(市、区、特区)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配套资金必须于2012年10月26日前落实;扶贫生态移民房屋工程必须于2012年12月31日前完成。
3、确保四个到位。市(州)对本地区工程实施负总责和县(市、区、特区)承担主体责任必须切实履行到位;市(州)和县(市、区、特区)机构人员经费必须落实到位;市(州)和县(市、区、特区)配套资金必须按时足额拨付到位;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完成投资必须按时全额完成到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