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发改委机关党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部署和七支部的安排,2013年9月16日至18日,省发改委西部开发研究室赴册亨县冗渡镇义务帮助编制《册亨县冗渡镇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施规划(2013-2020年)》,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解决缺水问题是冗渡镇2.27万人生活保障和镇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水利是我省石漠化贫困乡镇实现同步小康的命脉。
册亨县冗渡镇位于册亨县西北部,地处313省道和656县道两线交汇点,距离县城19公里,全镇5188户22680人,少数民族占54.3%。2012年,全镇生产总值9013万元,人均生产总值约合6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74元。冗渡镇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乡镇,工程性缺水问题十分严重。据我们现场调研,全镇无河流供给水源,有16743人的饮水全靠家用小水窖蓄积雨水解决,被迫饮用发绿、发臭水的现象时有发生。即使这样,每年仍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无雨水可蓄,要靠从外面运水进来渡过难关。生产用水问题更为突出,全镇14038亩耕地全靠望天水解决灌溉,没有任何水利设施保障。我省石漠化面积达3.0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16%,象册亨县冗渡镇这样缺少生活、生产用水的贫困乡镇还有很多,这些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实现同步小康,我们有四点建议:
一、尽快从根本上解决水利问题。没有水一切无从谈起,水利是我省石漠化贫困地区实现同步小康的命脉,因地制宜解决水利问题是关键。如冗渡镇年平均降雨量1260mm,水资源总量101.16亿立方,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5.86亿立方,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286立方。因此,首先考虑用打井方式抽取地下水解决水源问题,为人畜饮水、发展种养业等产业提供基本保障;其次,可以远程调水方式作为备用手段,以备不时之需,解燃眉之急。总之,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好石漠化贫困乡镇的水利问题。
二、尽快解决村组道路与机耕道的无缝对接问题。目前,全省各地村组通路率有了很大提高,如冗渡镇公路通村率达100%,通组公路率97.33%。但是从村组到田间地头这段距离却成了生产发展的“肠梗阻”,生产资料运不进去,产品不能及时运出,对农副产品收购、保鲜和快捷安全运输十分不利。因此,必须集中精力尽快建设好机耕道,并实现村组道路与机耕道的无缝对接,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创造基础条件。
三、争取国家加大生态补偿力度。象冗渡镇这样的乡镇要靠发展工业来实现跨越不现实,更得不偿失;而仅靠发展农业或者旅游业来实现同步小康也有不确定性。冗渡镇及册亨县,也包括全省13个同步小康的困难县,优势在生态,实现同步小康的希望也在生态。冗渡镇森林覆盖率69.6%,生物多样性特点突出。据中国科学院专家测算,象冗渡这样的乡镇,通过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每年向外部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可达6亿元,册亨全县对外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可达80亿元左右。这样的服务理应由国家和享受服务的省区来补偿,可目前国家每年给册亨全县的生态补偿仅7000万元左右,省区之间的补偿尚未启动,远不能满足需求。如果上述补偿基本到位,则册亨县等困难县、冗渡镇等困难乡镇与全省和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把握性将大增。
四、积极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对于那些缺水又缺土、且无任何其它资源可利用村寨的村民,通过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发展致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