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 15日,在《贵州经济》杂志社,《贵州经济》主编费继东,就我省“十三五”规划编制中,如何确定我省发展战略等问题,采访了省发改委规划处处长张志宏。
费继东:张处长,今年省发改委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请问在新常态背景下如何确定“十三五”规划发展战略和重大任务?
张志宏:非常高兴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两个百年”中国梦伟大征程的重要时期,是我省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编制好“十三五”规划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按照国家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自去年4月起,我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面展开,我们已组织完成了31个事关全局的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起草形成了省“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目前,省发改委正牵头起草“十三五”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我省面临的发展环境条件将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转入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特征的新常态,我省与全国一样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但由于与全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我省既有新常态的共性特征,又有自身发展的个性特点。新形势、新任务对“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准确研判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的情况和影响,认真研究“十三五”发展战略、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初步考虑,“十三五”时期,我省要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发展全过程,把提质增效升级作为发展导向,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大力实施开放带动、创新驱动,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同步发展,努力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着眼于这一目标,针对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围绕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点领域,考虑提出需要推动实施的若干重大战略任务:一是强化创新驱动投资拉动双引擎,推动发展主要依靠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更好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和消费的基础作用,创新投融资方式,着力增加消费需求,切实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二是推动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以新兴产业为引领、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产业园区为载体,产业融合集成配套,符合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的现代特色产业体系。三是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实施大中城市带动,实现黔中城市群率先突破,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四是大力实施开放带动,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化与重点区域和相邻省区的合作与交流,着力拓展开放空间,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加快培育发展开放型经济,着力打造开放平台,进一步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五是推动国土空间集约均衡发展,大力推进黔中经济区建设,提升发展黔北经济协作区,推进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转型升级,加大对“三州”民族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六是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制度,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七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形成连通内外、快速便捷、高效安全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成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生产生活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构建城乡供水保障体系;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实现基础支撑能力新提升。八是增进民生福祉,建立健全扶贫开发、公共就业服务、现代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公共安全体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