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化”促“三变”赋能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
欢迎来到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个人中心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乡村振兴战略行动
“三强化”促“三变”赋能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广东省东莞市虎门组团(虎门镇、麻涌镇、沙田镇、中堂镇、滨海湾新区)与铜仁市松桃自治县紧扣上级部署,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用好东西部协作平台和“万企兴万村”行动机制,发挥平台企业资源链接优势,立足松桃生态禀赋、乡村实际与民族文化特色,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创新实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名人人气引流、强化人才队伍培育”三大举措,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名人名气变人气、文化产品变商品,奏响平台企业助力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协奏曲。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让生态资源变振兴资产

  松桃坐落于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东麓,生态好环境优。东莞虎门组团与松桃用好东西部协作资金,聚焦基础设施补短板,夯实产业载体根基,挖掘闲置资产潜力,推动当地资源变成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资产。

  补齐短板破瓶颈。两地瞄准松桃资源禀赋,向基础设施发力,破解资源转换瓶颈。在松桃自治县青山村投入34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建设污水管网、蛋鸡养殖产业配套等设施,助推青山村蛋鸡产业提质增效,夯实“造血”根基。在梵净山脚桃花源村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改善当地基础设施与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游客体验感。2025年国庆中秋长假,桃花源共接待游客21046人次,收入达351.3万元。

  建设载体促增值。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两地打造特色产业发展载体,依托普觉镇万亩茶海生态资源,投入20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打造10栋精品民宿,构建“民宿+茶海”产业格局。精品民宿由第三方经营,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9万元收入。在黄板镇纳冲村苗妹子生态观光园,两地投入10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打造了5栋精品民宿,吸引游客前来旅游。在松桃苗王城景区薅菜村,先后投入310万元和20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建设特色产品展销中心及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项目,推动该村旅游产业提档增值,农文旅融合发展。

  盘活资源融文旅。两地着眼松桃苗族文化底蕴,盘活苗族村寨闲置资源,创新乡村“苗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东莞虎门组团与松桃投入19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将闲置多年的民房改造为民宿,结合苗家拦门酒等民俗活动,构建起“吃住游”产业链,吸引城市亲子游、旅居等人群前往游玩,实现传统苗寨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发展。

   强化名人“引流” 让名人名气变旅游人气

  借力东莞“篮球名城”“体育强市”的优势,东莞虎门组团与松桃自治县创新“名人+文旅”“文体+旅游”模式,将名人的流量转化为旅游景点的人气,激活乡村旅游热度。

  体育明星代言“推流”。两地依托东西部协作平台,精准对接东莞体育资源,邀请体育明星实地体验松桃文旅、品尝特色美食,让名人成为文旅发展的“免费代言人”。今年6月,斯诺克世界冠军瑞恩·埃文斯、白雨露赴松桃自治县盘石镇红石林、正大苗王城“打卡代言”,品尝苗家米豆腐、体验拦门酒等民俗。为松桃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按下“加速键”,成为“体育+文旅”的成功范例。

  体育冠军互动“引流”。两地创新“冠军体验+文化展示”模式,增强文体活动的吸引力与传播流量。著名篮球运动员、多届亚锦赛冠军朱芳雨,世界蹼泳冠军黎嘉雯先后来到松桃,登上松桃“村晚”舞台与观众互动,现场品尝并点评松桃特产卤鸭,相关话题流量达50万次。同时,东莞虎门组团派出虎门文体中心和虎门寨社区歌舞团赴松桃“村晚”助演,实现农产品推广、文化传播、旅游宣传的“三丰收”。

  媒体矩阵大力造势。松桃“村晚”讲述的均是多彩和美的乡村故事,并致力于宣传乡村全面振兴,是该县打造的文旅新名片。东莞虎门组团与松桃构建起“县级融媒体直播+省市级媒体报道”传播矩阵,联动中央、广东、贵州等主流媒体,聚焦体育名人代言、冠军引流等活动开展全方位宣传,持续增强松桃文旅影响力。目前,松桃“村晚”话题量已突破6亿次。

 强化人才培养 让文化产品变商品

  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关键在于人。东莞虎门组团与松桃聚焦农文旅融合发展需求,构建多层次人才发展体系,重点培育懂技术、懂生产、懂销售的复合型人才,让文化产品变为商品。

  校企协作育人才。两地创新“校校”“校企”合作,推动东莞纺织学校、东莞理工学校、东莞市汽车行业协会、虎门纺织服装协会等6个行业协会、22家企业与松桃职校深度合作,围绕人品、作品、成品、产品、商品、名品“六品”培育目标,投入15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在松桃职校建设苗绣研培中心、苗绣非遗服饰品研创中心、苗绣非遗服饰品制版中心和制作中心,以及服饰品摄影室和影像编辑室、电商直播基地“四中心两室一基地”,构建起集设计、制作、生产、营销人才为一体的培养体系,促进学生“产、学、研、销”全面发展。每年可孵化300名以上产业链紧缺的人才,为松桃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创新融合出产品。两地依托东莞虎门镇“中国服装名城”优势,搭建起“松桃苗绣+东莞时装”创新融合平台,在东莞帮扶老师的指导下,松桃职校学生完成25个系列近300件苗绣的时装作品。推动苗绣进入时装市场、时装展示舞台及乡村旅游景点,既传承和发展了民族文化,又为松桃培养了懂传统技艺、懂时尚设计的人才,让文化产品成为市场商品,助力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

  技能培训促发展。两地以技能为抓手,培育懂直播、能经营的乡土电商人才。今年以来,松桃职校深入普觉、妙隘等乡镇开展培训200多人次,让乡土人才发挥所长,积极宣传当地乡村旅游与特色产业。其中,普觉镇棉花山村村播孵化基地负责人胡番鑫经过培训后,打造“孵化中心+村集体+农户”模式,挖掘乡村特色、“一村一IP”等,通过提供主播培训、直播设备及运营支持,目前每月网上带货量可达20万元,切实推动乡村特色产品走向广阔市场。自今年松桃“村晚”启动以来,胡番鑫多次组织网络主播开展直播,宣传当地乡村产品与旅游文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