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人才45.32万人 核心领域人才占比超30%
“我们与华为、腾讯等企业共建了20余个产学研平台,目前有20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在读。”8月31日,正在指导学生开展实验的贵州大学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陈玉玲介绍,作为我国大数据领域的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推行“学习+基地+实践”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实用型的创新人才。
从贵州大学硕士毕业后,安徽青年龚博翔与伙伴在贵阳高新区创立了贵州溪山科技有限公司。如今,龚博翔团队成功开发出“中国天眼(FAST)数据分析系统”,成为FAST的唯一贵州软件服务商,公司业务量快速增长。
据统计,自2014年贵州实施大数据战略以来,全省数字经济人才45.32万人。越来越多高新技术人才选择扎根贵州,与大数据产业共同成长,从“贵漂”变为“贵定”。其中,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核心领域人才占比超30%。
“这里具备国家战略支持、完善的基础设施、浓厚的创新氛围和丰富的应用场景,能将所学专业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是实现个人价值的不错选择。”来自湖南的徐暄和毕业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通信工程专业,2024年来到贵州,现任贵州华为(贵阳贵安)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基地总经理。
借数字经济异军突起,贵州成为吸引人才的“强磁场”。近年来,贵阳贵安依托“清华大学—贵州大数据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上海交大—贵州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平台,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激励清华和上海交大毕业生到贵州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推动贵阳贵安产学研协同创新、聚集创新资源及要素,2021年以来,吸引超100名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开展学习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