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打底 点绿成金 ——贵安新区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沃土
欢迎来到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个人中心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大生态战略行动
生态打底 点绿成金 ——贵安新区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沃土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华为云数据中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开学 摄

  

  从星罗棋布的城市公园,到科技创新的绿色产业园区,再到全民参与的绿色生活方式,一幅山清水秀、产城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在贵安新区徐徐展开。

  作为全国唯一肩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使命的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紧扣生态文明建设主线,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引领,努力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


 推窗见绿成为常态


  贵安新区车田河(贵安段)和松柏山水库入选2024年度贵州省美丽幸福河湖名单,成为贵安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生动注脚。

  作为贵阳贵安近百万居民的“水缸”,松柏山水库水质连续10年稳定在Ⅱ类标准。近年来,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珍稀物种桃花水母频频现身,正是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有力印证。

  “我们打造了在线监测与智慧环境监管模式,进一步提升水源保护水平。”7月10日,松柏山水库管理处主任庞先明一边查看监控屏幕,一边向记者介绍。

  松柏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林木苍翠、鸟语花香,植被覆盖率高达90%以上,仿佛天然氧吧。这里不仅是城市“绿肺”,更是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年来,贵安新区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固废、乡村环境整治五场污染防治攻坚战。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和优良率、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地下水国考点位水质达标率、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均达到100%。

  生态之城,宜居宜业。在贵安新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定在99%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2.81平方米,推窗见绿已是常态。

  市民杨彪一家三口沿着车田河边散步。“这里生态环境特别好,空气清新、河水清澈,我们经常来逛。”杨彪笑着说,他今年刚在贵安新区买了房,“工作生活都在这里,日子过得踏实又舒服。”


  产业转型绿色发展


  贵安新区的生态实践,不止于自然之美,更在于将绿色理念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智慧。

  2.4万亩樱花惊艳春天,让贵安樱花园成为国内最重要的春季赏樱地标之一。贵州梅园,梅花、绣球接连上新,成为游客镜头里的网红背景。贵安打造“爽爽贵阳·数谷贵安·花漾高峰”生态旅游品牌,构建“赏花+餐饮+住宿”产业链,激活乡村经济,点燃发展新引擎。

  绿色,不止于风景。

  在华为云数据中心,先进的直通风技术,使冷风经大楼百叶窗送进机房,热风经通道从楼顶排出。设施区和办公区域的余热被回收用于冬季供暖,湖面与瀑布也成了天然冷却器。科技与自然融合,让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碳排放持续下降。

  一瓶瓶印着“回收我”的可口可乐,则讲述着另一个绿色故事。“我们采用可回收材料包装,并通过技术革新在生产环节减少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中粮可口可乐饮料(贵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燕飞介绍,对比投产初期,公司生产单位水耗下降44.3%,单位能耗下降13%。

  绿色科技“关键变量”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有效增量”。2024年,贵安新区绿色经济占比达50.3%。


  共建共享绿色家园


  青山为屏,绿水作带,产业为果,百姓为主。生态文明建设画卷中,每一抹绿意都源自共建,每一份收获都由百姓共享。

  走进星月社区,映入眼帘的道路铺设着如同微型“海绵体”的透水砖。另一边的月亮湖公园里,雨水花园、生态湿地和下凹式绿地,实现了有效收集、净化和储存雨水,减少地表径流。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目前海绵城市建设已覆盖城市建成区面积的71%。

  贵安新区的“绿”融入城乡建设的每一寸肌理。从饮食起居到出行通勤,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正逐渐成为新风尚。

  目前,贵安新区新更换的公交车中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100%,居民小区、产业园区实现充电桩全覆盖。

  湖潮乡车田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打造以“清凉经济”为核心的旅居产业链。村民雷善林笑着说,“我们把闲置房改造成民宿,庭院也用心装扮,游客开心,我们也高兴。”此外,村里推行文明积分评比,激励大家践行绿色生活,垃圾分类、节能减排已成为日常自觉。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贵安新区正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让山更青、水更绿、百姓的生活更美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