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群众、凝聚人心!”近日,已有51年党龄,78岁的老党员夏太平,正在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街道金元社区为48名党员上党课。
“老有所为。2021年,我搬到金元社区,是社区党组织让我没有了‘退休的孤独感’。”夏太平说,金元社区定期摸排制定居民需求清单,逐步解决了社区养老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等居民急难愁盼,让社区真正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近年来,我省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坚持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在精细化、便捷化、现代化上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做足“绣花功夫”。按照“15分钟服务圈”要求,在街道、社区建立党群服务中心,合理设置政务服务、党群活动、综合治理等功能区域,根据实际需要优化设置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食堂、学生托管(幼儿托育)中心等特色服务场所,鼓励建设一体化信息系统和综合指挥平台,推行“一窗式办理”“一站式服务”。党组织领导下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优化,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碧江区是铜仁市中心城区,43个社区有35万常住人口。曾经社区工作者仅456人。锦江街道鹭鸶岩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杨菲对此深有感触:“过去社区人手少、资源缺,很多问题解决起来有心无力。”
2023年起,碧江区从机关单位、驻区企业、行业组织中选聘139名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优的党员干部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不占编制、不领薪酬,以“编外主力军”身份融入社区治理。区融媒体中心副总编辑覃信林担任锦江街道陆军地社区兼职委员后,成为了社区治理“多面手”。“参与治理的同时,我还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对接协调单位帮扶资源。”覃信林说。
近年来,我省推广“街乡吹哨”“接诉即办”做法,落实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像覃信林这样的社区“兼职委员”全省共有8000余名,覆盖365个街道2587个社区。同时推动市、县两级1.14万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联系,开展志愿服务87.59万次。
“兼职委员”“党组织结对联系”等工作载体,就像一根“针”,穿起了城市治理“千条线”。
“有网格员真好,有事随时能找到他们。”家住遵义市道真自治县尹珍街道永城社区的黄大哥说。永城社区地处县城中心地段,辖区面积大、人口结构复杂,过去基层治理长期被力量分散、服务不到位等难题困扰。为破解这一难题,永城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社区建立完善“四长+N”(即由下沉领导担任第一网格长+社区包组干部担任网格长+小区模范党员担任党小组长+有公益心的业主担任“红色楼管家”+社区民警、社区医生等)组织架构,组建了11支“红色楼管家”队伍,全力配合社区做好小区服务管理。
“我们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就是要让党组织和党员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永城社区党支部书记邓文庆告诉记者。
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等基层治理机制,党建引领“多格合一”管理服务在各地已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进社会肌理,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
网格建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哪里有群众需求或矛盾纠纷,哪里就有网格员、联户长的身影。截至目前,全省城市社区综合网格2.1万余个,网格员2.7万余人,组建网格党组织1.76万个。各地严格落实联系网格制度,市、县两级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同志联系网格3800余个。
当前,我省正加快推进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网格”的触角不断延伸,“服务”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走进毕节市七星关区招商花园城商圈,沿街的网格党群服务点和招商购物中心二楼的招商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内,前来咨询或办理业务的人络绎不绝。
“可别小瞧商圈这两个服务阵地,有了它们,我们商家办事、反映诉求省心多了。”商户吴春江说,前不久,在招商商圈网格党群服务点的帮助下,他还顺利领到了5000元创业补贴。
七星关区南山社区组织网格员深入1045户商铺摸排,发现党员从业者有11人,社区党委指导商圈成立党支部,下设物业、餐饮、其他行业协会党小组,着力把党建引领延伸到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党支部的成立,将商家聚在一起,不仅增进了解,还找到更多合作机会,为商圈注入新的活力。”招商商置(贵州毕节)投资有限公司招商负责人、招商商圈商户联盟社团党支部组织委员吴晶直言,党组织发力,党员带头,基层治理和商圈发展就有了主心骨。
“致广大而尽精微。”党建“穿针”、治理“引线”、服务“织锦”,我省聚焦精管细治,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着力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格局,让城市党建本色更红、治理成色更足、服务底色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