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午后,走进黔东南州天柱县轻工产业园区,贵州省永兴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忙着将一批茶油礼盒搬到一辆货车上。
“这车货是发往广州的。”一进厂区,该公司负责人杨长焕便快步迎上来,指着忙碌的场景向记者介绍,“发完这一车,我们的茶油就卖得差不多了,要等着收新鲜茶籽来加工了。”
天柱县是我省油茶种植大县,近43万亩油茶林遍布山间。如何将这一山间资源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区域品牌?是杨长焕多年探索的课题。
杨长焕是土生土长的天柱人。20世纪80年代,乡亲们常为吃油发愁,杨长焕家却因他父亲将山上野生油茶树移栽到自家田埂上,不仅实现了食用油自给,还能销售部分茶油补贴家用。那时,“种油茶能挣钱”便刻在了小小的杨长焕心里。
2009年,杨长焕在家乡瓮洞镇承包了1000多亩土地,开启了他的油茶种植之路,并注册成立贵州省永兴科技有限公司。现在,他的种植规模已扩大到6000多亩,收获季节,茶果挂满枝头。
传统茶油有涩味,口感不好,是走向大市场的“拦路虎”。为此,永兴科技走上了“科技赋能”的攻坚路:引进全自动化生产线,让茶果剥壳、烘干、清理、筛选全流程智能化;创新加工工艺,毛油经脱酸、脱水脱色、脱臭等多道精炼工序,再进行降温结晶、低温精滤提纯,出厂前还要逐批检测。尤为关键的是,生产线坚持纯物理压榨工艺,全程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
杨长焕还主动将产品送往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检测,结果显示:茶油中维生素E含量远超普通食用油,角鲨烯、不饱和脂肪酸等有益成分占比突出,质量标准超过国际标准。
品质达标了,接下来就是开拓市场。有一段时间,国内各大展销会上都能看到杨长焕的身影。郑州中国粮油博览会让杨长焕印象最深刻:一位客商被“物理压榨、零添加”的产品介绍吸引,6次购买小瓶装品尝,后专门到天柱的厂区考察,最后给永兴科技带来了40吨的大订单。此后,永兴科技的山茶油逐渐打开国内市场,2023年更是走出国门,销往马来西亚。
“今年已向东南亚、欧盟等地销售300多吨茶油,金额6000多万元。”杨长焕的话语里满是自豪。
如今,永兴科技已成为天柱县油茶产业的“领头雁”——建起22.3亩的现代化厂区,拥有3条全自动生产线,栽培与加工关键环节还取得5项实用新型专利,成为当地成规模的两家油茶精深加工企业之一。
天柱茶油远销海外,不仅是一个县域农产品实现品牌升级、提升附加值的生动实践,更折射出贵州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以科技为翼、以品牌为帆,让乡土好物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