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开展东西部协作,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
20世纪90年代,中央对“东西部扶贫协作”作出制度安排,由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采取多种方式帮助西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2021年2月,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东西部扶贫协作”改称“东西部协作”。
4年多来,协作省份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协作帮扶格局。
在黔湘渝交界的武陵山脉深处,铜仁市松桃自治县现代化厂房里,每天有10万只潮玩盲盒走下生产线。这些即将漂洋过海的精灵们,见证着东西部协作结出的产业硕果——
2021年至今,贵州乐嘉文创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值从3254万元飙升至2.6亿元,4年间实现了8倍的惊人跨越,并带动全县玩具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亿元大关,还让5000多个家庭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梦想。
政策东风吹入武陵山
四年前,广东省东莞乐嘉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肖勇根第一次踏进武陵山腹地,彼时的松桃自治县工业基础薄弱、熟练工人稀缺……每一项都构成巨大挑战。
在此之前,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之间搭建了制度化的产业、技术、资金与人才转移桥梁,松桃成为东西部协作政策的重点扶持对象。在政策牵引下,松桃主动对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成功引进贵州乐嘉文创科技有限公司。
“当时政府承诺提供标准厂房租金‘三免两减半’的优惠政策。”公司行政部经理黄丽回忆道。“真金白银”的政策组合拳,让企业吃下了“定心丸”。
以共建工业园区为根基,整合水电讯基础设施,落实招商优惠政策,4.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焕然一新,工业园政务大厅专设“全程代办”窗口,确保“营商之事有人抓、企业问题有人管”。政策、资金、服务“三箭齐发”,松桃为梯度转移的产业落地铺设了一条高速通道。
产值跃升的制造奇迹
走进注塑车间,近百台全电动精密注塑机排列整齐,机械臂精准取件。得益于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企业投入超过4000万元引进自动化设备与MES生产管理系统。
“一条半自动喷油线改造后,日产量提升了50%。”公司生产总经理唐依红指着生产线介绍,智能化改造成为支撑产值爆发式增长的硬核引擎。
同时,凭借可靠交付与品质,松桃厂区在业界声名鹊起。作为从东莞招商落户的首家外贸玩具制造商,贵州乐嘉创下43天投产的纪录。目前,与迪士尼、环球影城、泡泡玛特等头部企业达成长期合作。
“公司今年订单已排到年底,总额超3.5亿元。”黄丽介绍,当地政策的持续精准优化,为提质扩能提供了坚实后盾。在贵州乐嘉带动下,松桃已建成11个乡镇级玩具工厂,编织出一张覆盖广泛的产业网络。
乡村振兴的共荣之路
工厂轰隆的机械声,改变的不仅是经济数据,更是5000个普通家庭的命运轨迹。
吴琴艳是移印车间的熟手,每天经她局部上色的玩具有5600个。四年前,她还是一名家庭妇女,丈夫在外打工。“以前在家种地带小孩,一年到头的收入总让人发愁。”
现在,她每月稳定收入超过5000元,还缴纳社保。“去年用年终奖给家里换了台新电视。”吴琴艳笑容里透着踏实。
产业转移不仅是机器的搬迁,更是发展红利的再分配。贵州乐嘉积极探索“园区总部+分厂+微工厂”模式,在松桃设置一个总部,两个分厂,并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和乡镇联合开办11个微工厂。对无法到分厂工作的村民,进行上门分派回收手工作业,让产业延伸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
在贵州乐嘉工厂6000个岗位中,超过80%由吴琴艳这样的当地农村劳动力担任,工厂还提供免费食宿。同时,完善的入职培训与技能晋升体系,让不少一线工人凭借努力成长为技术骨干甚至班组长,月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
产业梯度转移的松桃启示
松桃玩具加工产业的崛起,为东西部协作与产业梯度转移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实践范本。
从东莞输出地到松桃承接方,两地政府建立了高效的联席工作机制。总部不仅派出挂职干部常驻松桃协调,更引入了专业第三方机构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确保各项优惠政策精准滴灌。
而松桃并没有盲目承接产业,而是精准选择了与当地潜在劳动力资源高度契合的玩具制造业。同时,东部转移的不仅是设备、订单,更包括先进的管理理念、严格的质量标准与国际市场渠道。
渐渐地,龙头企业的磁吸效应开始显现。目前,为松桃经济开发区配套的包装印刷、五金配件、物流服务等上下游企业已达10余家,一个初具规模的玩具产业集群正在武陵山区悄然成型,持续造血功能日益增强。
当深山小镇的生产线与全球潮玩订单同频共振,松桃实践揭示了产业转移的科学力证。东西部协作构建起更均衡、更有韧性的产业布局。
流水线上的每一个玩具,都凝聚着山海协作的智慧与力量,它们不再仅仅是商品,更成为区域协调发展、迈向共富之路的生动注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