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凯里铁路货场站,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光伏玻璃从这里装车,由专列运往重庆、武汉、广西等国内市场,以及通过沿海港口运抵东南亚等国家或地区。
对黔玻永太新材料公司而言,从工厂到客户,这些光伏玻璃所经历的汽车中转、铁路运输等全链条服务,均由铁路部门承揽。
“铁路部门不仅专门定制集装箱运输玻璃,最大限度避免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受损,还将厂区到货运场站短驳运输问题解决了,因此公司与凯里货运物流中心签订了长期物流总包服务,目前已累计发运438车,2.94万吨。”黔玻永太公司经理王炎华说。
铁路“包邮”看似简单,却是铁路部门的一项重要改革。
贵阳铁路物流中心是全国40个铁路物流中心之一,自去年1月成立以来,通过为客户提供物流、仓储、金融、结算、信息等一站式、全流程综合服务,贵阳铁路物流中心实现了对企业物流需求的深度响应与精准满足。铁路货运改革正以智慧物流突破瓶颈,随着多项措施落地实施,全省铁路货运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截至目前,贵阳铁路物流中心共签订物流总包合同18个,合同运量291.15万吨。今年1至10月,贵阳铁路物流中心运输货物约55万车,累计降低社会物流成本10.73亿元。
铁路运输,最大优势是运量大、成本低,但在铁路干线和货运场站以外,衔接厂区、客户的前后“一公里”短途接驳一直都是“公转铁”的瓶颈。
今年8月,多式联运“一单制”运输服务模式正式落地贵州。“不同于以往运输方式,这批货物通过‘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次结算’的方式,有效减少企业单独对接铁路、水运、公路等运输难题,解决了办理手续繁琐、货物跟踪不便、运输时间长等问题。”龙翔介绍。
同时,铁路部门为推动“一单制”运输,组织空箱调配、车辆配空、编组挂运,根据船期倒排列车开行计划,保障各环节无缝衔接。贵州磷化集团通过“一单制”发出4320吨化肥,整体运输时效提升10%,降低综合物流运输成本20%左右。
“签订了物流总包合同,企业出厂后的所有运输环节都无需操心。”贵阳市铁路物流中心营销部副主任龙翔说,推广物流总包后,铁路部门将为客户量身设计物流最优解决方案,解决短驳运输难题,并提供储存、装卸、搬运、包装等服务,从而实现“原材料—厂—站—经销商”的一站式服务效果,实现了“门到门”的全程无缝衔接,帮客户降低综合物流服务成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