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0-2330138 | 信息分类: | |
发布机构: | 生成日期: | 2020-07-17 16:35:00 | |
文 号: | 黔发改议复字〔2020〕70号 | 是否有效: | |
名 称: |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97号建议的答复(黔发改议复字〔2020〕70号) |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397号建议的答复
黔发改议复字〔2020〕70号
尹晓芬代表:
您提出《关于我省经济工作的几点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2019年以来,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有力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三大战略行动,加快三大国家级试验区建设,落实“六稳”部署,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决战脱贫攻坚取得根本性胜利,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3%,增速连续9年位居全国前列。
2020年以来,面对疫情给全省人民生命健康带来的严重威胁和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极大冲击,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出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的意见,沉着应对、果断决策、精准施策、慎终如始,带领全省人民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注重战役统筹、强化战术执行,始终坚持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错、一天不能耽误,始终坚持目标不变、任务不减,始终坚持快准求胜、创新求胜,采取上超常规举措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千方百计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坚决统筹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夺取“两个胜利”,我省成为全国疫情防控较好、经济恢复较好的省份之一。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变、任务不减,采取超常规举措,全力以赴抓投资、抓工业、抓企业,千方百计稳住消费、稳住服务业、稳住就业,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坚决统筹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加快贵阳贵安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建议内容推进情况
(一)关于“通过城乡要素流动加快贵阳城市群发展,加快贵阳贵安深度融合”的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报请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贵安新区和贵阳市在产业布局、要素配置、城市规划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筹管理。二是加快构建协同一体的城乡规划体系。编制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国土空间规划,启动“久安—石板—麦坪”片区规划编制,推进以清镇市为重点的撤县(市)设市辖区工作,建设以花溪区、清镇市为依托的贵阳贵安联动发展区,推动花溪区与贵安新区大学城深度融合发展。三是加快构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推进太金大道、观潭大道建设,确保松柏环线北段、思孟路、金戈路、数博大道延伸段、宾阳大道延伸段建成通车。加快轨道S1号线一期、市域快速铁路西南环线建设;推进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输水工程、金马大道燃气管道建设,启动贵阳贵安互联互通道路雨污管网建设。四是加快构建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贵阳市、贵安新区大数据产业集群建设,加快贵州鲲鹏产业生态基地、“中国体育云”大数据产业基地、中航发高温合金涡轮叶片制造、中粮可口可乐贵安新厂等项目建设,推动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国铁集团等数据中心落地建设,协同打造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核心区。推动贵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合保税区和六个中心城区与贵安新区共建产业、共享发展。五是加快构建均等便利的公共服务体系。贵阳市全面承接贵安新区社会管理事务,按照“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就近可办”要求,推动贵阳市、贵安新区政务服务一体化;逐步统一贵阳市、贵安新区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标准;推动国内外优质教育和优质医疗机构在贵安新区办学、办医,推进贵州贵安医院、贵安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项目建设。六是加快构建双向流动的要素市场体系。推进贵阳市、贵安新区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贵安新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统一纳入贵阳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引导贵阳市属国有企业通过股权投资、项目合作、资本运营等方式参与贵安新区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七是加快构建共保联治的环境保护体系。统筹规划建设贵阳贵安绿色廊道,编制贵阳贵安生态环境污染防治规划,一体化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建立大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融合管理机制,开展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联合审批、污染联合治理、监管联合执法试点。
(二)关于“打破行业垄断,放宽行业准入,提升产业层次”的建议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把激发市场活力同加强市场监管统筹起来,进一步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进一步精简和优化行政审批,进一步强化和创新市场监管。二是严格执行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严格执行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不擅自增加或减少法律法规规定的前置审批项目,不擅自降低准入门槛,确保注册登记依法依规、合法有效。三是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对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证照分离”改革涉及我省的100项涉企证照事项分别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四种方式逐一明确改革方式,制定了具体改革措施,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准入的制度性成本。建成全国统一规范的电子营业执照管理系统,支持“证照分离”涉企审批部门在线获取核验营业执照,精简审批材料,优化审批服务。四是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充分激发和释放市场活力。全面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持续推进“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积极做好招商引资企业的登记注册工作。进一步推进注销登记便利化,实现企业注销业务“一网”服务,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增强企业办事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五是强力推进产业革命。坚持产业革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体部署、统筹实施,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建立完善省领导领衔推进机制,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协同发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双千工程”加快实施,新产品加快涌现,发展增量加快形成。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加快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发展,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提高到74%以上。
(三)关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建议
一是聚焦重点产业抓招商。2018 年以来,全省围绕重点产业,聚焦产业薄弱环节和盯住产业链条上优强企业,狠抓产业招商,实施“千企引进”工程,两年来全省引进产业项目10700多个,新增产业到位资金11000多亿元,引进比亚迪、越秀集团、广药集团等优强企业 2000 多家,同时还引进房地产开发类项目740多个、后期将释放 5200 多亿元的投资,通过一批批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和优强企业落户发展,给全省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为全省城镇化率不断提升提供发展要素支撑。二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快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着力建设内陆投资便利化试验区、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内陆开放式扶贫试验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围绕打造一个服务和效率高于周边、成本和负担低于周边的营商环境新高地,我省对标世界银行和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标准,印发实施《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建立宣传发动、监督曝光、明察暗访等制度,采取开通投资投诉热线、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营商环境评价结果等措施,省市县联合对重点领域、行业和环节进行集中整治、监督和优化,全省涉及投资服务领域的突出问题得到及时整治,投资服务水平得到改善提升,营商环境建设初步实现。2018 年全省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排名相当于全球190 个经济体的第79 位水平、2019 年上升至 58 位水平,分别较 2017 年的 94 位水平提高了15个和 36 个位次。三是聚焦“两新一重”建设。新基建投资步伐加快,建成华为1号变电站和腾讯数据中心项目一期工程,实现5G“县县通”,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3%。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城镇化发展取得积极进展。2019年,贵州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49.02%和41.68%,比2015年分别提高7.01个百分点和9.12个百分点,年均增速分别比全国高0.63个百分点和1.16个百分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省重大工程项目新开工636个、建成58个,完成投资2821.12亿元,农业12个特色优势产业、十大工业产业、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分别完成投资160.29亿元、401.22亿元和300.45亿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积极稳妥制定发展目标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把高质量要求贯穿各项工作全过程,严防死守各条底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强化系统论思维,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保持激情干事劲头,坚决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要牢牢把握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取向,正确处理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抓住用好一切机遇加快发展,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我省实际,对标“十四五”规划目标,提出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二)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深入推进产业革命,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促进转型升级发展。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加快发展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立足山地特色建设相对集中的规模化基地,深入推进坝区提质增效和坡耕地结构调整,加快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大力推进制造业品质革命,深入推进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深入实施“双千工程”,大力推动大数据融合发展和军民融合重点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建筑业,确保第二产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加快推进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加快打造国际一流的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的度假康养目的地,深入实施金融服务贵州发展十项行动计划,加快双龙—改貌、遵义黔北、贵州(昌明)等重点物流枢纽建设。大力发展5G产业。大力推动养老、托育、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实施新一轮大健康产业六项行动计划,推动服务业稳步复苏。
(三)全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强化产业沿链招商,完善全省聚力抓产业招商工作制度,引导国家级园区聚焦两个主导产业、一个特色产业和省级园区聚焦一个主导产业、一个特色产业有针对性开展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配链招商,支持县级以单一产品为核心开展全产业链招商,推动以重大项目建设、优强企业落户、产业集聚发展来聚人气。强化驻点上门招商,持续派遣专业队伍到深圳等 8 个对口帮扶城市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开展驻点招商,走进欧美、南美、非洲、东盟、日韩等重点国家和地区开展专题招商,不断扩大驻点招商覆盖面和提高引资、引企、引智成果。强化环境优化招商,围绕“办成一件事”的目标,深入开展营商环境问题整治。畅通政企对接渠道,优化投资咨询和营商投诉服务,持续开展项目免费代办服务,大幅提高企业的获得感,通过三年时间提高我省营商环境水平到世界经济体 30 位以内。
(四)全力“两新一重”建设
制定推进“新基建”行动方案,推动各地编制智慧城市专项规划和项目,建立新基建重大项目库。出台降低5G基站用电价格支持政策。出台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积极推动发展特色产业小镇,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贵阳贵安一体化建设,继续赋予新区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强化资金支持、加大项目谋划力度,鼓励发行债券,推动大数据用电价格落实落地,支持贵安新区探索总部经济模式,争取更多央企、民企、外企设立区域总部。加快贵南、安六、盘兴等铁路项目建设,新开工纳雍至赫章、桐梓至新蒲、金沙至桐梓等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凤山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力争开工观音水库。全力争取国家尽快下达300万亩贫困地区退耕还林投资计划。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6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杨志伟;联系电话:0851-8528123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