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045号提案的答复(黔发改提复字〔2021〕15号)
欢迎来到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个人中心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045号提案的答复(黔发改提复字〔2021〕15号)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索 引 号: 000014349/2021-2439154 信息分类: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2021-06-20 15:10:00
文  号: 是否有效:
名  称: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045号提案的答复(黔发改提复字〔2021〕15号)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045号提案的答复

黔发改提复字〔2021〕15号

喻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将印思德融合发展列入省级重要支点城市组群建设(乌江特色城市群)创新区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支持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印江—思南—德江融合发展。铁路方面:已对接国家相关部委,将过境该区域的昭通至黔江、涪陵至柳州等铁路列入了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目前沿线地方政府正制定研究方案。公路方面:区域内的杭瑞高速、印江至秀山、德江至务川、德江至沿河等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行,秀山(黔渝界)至印江、沿河经印江(木黄)至松桃等高速公路正加快建设;G211印江至思南段公路改扩建工程自2017年开工建设以来累计完成投资11.1亿元,完成形象进度达45.5%。公共交通方面:印江、思南、德江在铜仁市市委、市政府统筹部署下,正在积极推进以建成公共客运系统为重点的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下一步将逐步建立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发展长效机制。旅游航道及码头方面:由于印江河不具备基本通航条件,且德江县潮砥镇流域建有小型水电站—白水泉电站(该电站无通航设施),目前无法将印江河规划为旅游航道。机场方面:经积极争取,2020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批复了黔北(德江)机场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计划“十四五”建成。

二、关于统筹发展运用区域内产业园区

贯彻落实《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黔府发〔2021〕6号)要求,坚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加快培育包括印江、思南、德江在内的50个综合产值百亿级园区;将贵州印江经济开发区、贵州思南经济开发区、贵州德江经济开发区作为重点开发区进行培育,初步明确了印江经开区发展以食用菌、茶叶等为主的生态特色食品首位产业,思南经开区发展以石材为主的新型建材首位产业,德江经开区发展以天麻、花椒、肉牛深加工为主的生态特色食品首位产业。2021年1—4月,“印思德”经济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分别为16.9%、23.7%、26.7%。为推动“印思德”融合发展,我们将持续支持包括印江、思南、德江在内的我省开发区配套建设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加快完善物流产业基础设施,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引导开发区科学合理做好产业规划,推进开发区首位产业培育工作;秉承产业集聚、企业集中理念,积极引导项目向开发区集中,推动开发区与周边城区融合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开发区合理规划、配套完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的发展环境,实现以工兴城、产城互动。

三、关于统筹推进区域内旅游全域化发展

正大力推动旅游产业化,统筹推进黔东工业聚集区、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乌江生态经济融合区三大区块协同发展,加快构建以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为龙头、区县精品景区为节点、乡村旅游点为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现正抓紧编制《贵州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铜仁市文体广电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梵净山区域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千里乌江休闲度假旅游总体规划》,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制定新时期以旅游为线索推进乌江全域绿色发展纲要,突出多元历史文化为旅游开发主体意向,彰显盐运文化,塑造“印思德”乌江情文化体验区,落实“乌江情”乌江下游发展定位,优化百里乌江景观带,完善各级服务节点,形成上游“乌江源”、中游“乌江魂”、下游“乌江情”的千里乌江流域旅游空间发展格局。二是强化项目支撑。围绕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乌江滨河度假旅游带、黔东长征红色文化旅游带、温泉康养聚集区等重点区域推动旅游项目建设,先后建成了武陵陶缘、白果坨国家湿地公园、五彩洋山河、新滩梦屿等一批精品景区,打造了桶井玉竹、荆角岩底等一批美丽乡村,先后获得了“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天麻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等称号。三是加强旅游宣传营销合作。正依托铜仁市原生态自然资源和温泉资源,以“一山一江”(梵净山、乌江)为支撑,带动印江、思南、德江以及沿乌江流域旅游的发展,加强与东西部协同发展、山水串联融合、共享共建,构建黄金旅游大通道。优化景区精品旅游线路,将梵净山区域旅游产品串联起来,共同打造以梵净山西线、美女峰、乌江轮渡、温泉酒店等为重点的印江—思南—德江旅游线。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6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