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贵州省委:
您们提出的《守住生态底线促进贵州低碳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您们对我省低碳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经商相关部门,现就提案所关心的问题答复如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坚决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并通过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系列活动,传递生态文明理念,加强国际合作,努力提高公众低碳意识,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为促进产业低碳化发展,我省一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环境友好型产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4年全省轻工业产值实现2300亿元,增速较重工业快9个百分点,黑色冶金、电力和热力等高碳高耗能行业增速明显低于全省工业平均速度,轻重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推进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开展省级清洁生产企业和示范园区创建活动。三是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努力降低煤炭消费增速,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发展风电、生物质能源等新能源,促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四是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目前,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已累计淘汰落后产能2963万吨,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目标任务,有力地推动产业升级换代。
我省将重点领域节能降碳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狠抓工业、建筑和交通等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加强工业节能降碳,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计划,开展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加强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培训指导,强化节能降碳目标责任考核,2011至2014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6.16%;深入开展绿色建筑行动计划,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进建筑节能降碳;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深化“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运输专项行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强化交通运输节能降碳;推进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建设,抓好公共机构节能降碳。
我省注重发挥科技对低碳发展的支撑作用。一是加强节能生态技术和产品研发。围绕矿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绿色低碳技术发展重点领域着力开展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发,推进低碳技术遴选、评定及推广应用。二是加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设了贵州省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建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是加强生态文明科技人才团队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相关领域优秀人才。
关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国家发改委于2012年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湖北省和深圳市七省市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尝试以市场机制推进碳减排,探索强制性减排市场的建设;二是在交易机制、交易规则和核算体系等方面进行技术和机制创新。试点的最终目标,是为全国建立统一的碳市场找到适合国情的路子。经过七个试点地区近年来的探索实践,全国已处于加速推进建立统一碳交易市场阶段。我省将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和要求,扎实做好碳排放权交易的前期工作。
关于林业低碳发展。森林是最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和最经济的吸碳器。与工业固碳相比,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我省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经营和森林保护以及开展碳汇造林试点和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等措施,提高了森林蓄积量,增加了森林碳汇,促进了林业低碳发展。下一步工作中,我省将以提高森林面积和蓄积为重点,进一步做好绿化造林、森林经营、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与交易以及林业低碳宣传等工作,全面推进林业低碳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更大、紧迫性更强,经济发展需要新的动力,需要改变粗放、高碳的传统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将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途径。我省将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和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低碳发展各项决策,通过全面推动低碳发展,充分发挥低碳发展对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作用,将低碳发展打造成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有利于形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再次感谢您们对我省低碳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5年9月16日
(联系人:付野秋;联系电话,0851-8528224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