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60号建议的答复
黔发改议复字〔2018〕35号
刘良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两江一河”立体生态产业带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省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结合省交通厅、省农委、省旅发委、省林业厅等单位的会办意见,就您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的有关工作
(一)关于“编制‘两江一河’立体生态经济带整体区域规划”的建议。省发展改革委坚持从省级层面加强整体区域规划布局,在由我委牵头组织编制并经省人大审议通过的《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就专门将“南北盘江-红水河经济走廊建设”作为一节内容进行规划布局,重点从加强连接珠江-西江流域地区综合交通大通道建设、着力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推进沿江特色城镇建设、构筑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等方面进行规划,目的就是为黔西南州编制实施“两江一河”立体生态经济带整体区域规划提供重要指引和依据。
(二)关于“优先支持‘两江一河’流域沿江产业路、旅游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贵州省“两江一河”(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面积4.4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5%,加快发展“两江一河”区域,对加快流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们着力加强“两江一河”流域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一是在水利基础设施方面,开工建设了马岭、黄家湾2座大型水库、22座中型水库和一批小型水库,积极开展了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农田水利等水利工程建设,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00多亿元。二是在航道建设方面,已启动红水河龙滩水电站通航建筑物由通航500吨级船舶调整为通航1000吨级船舶前期工作。
(三)关于“将南北盘江千里精品旅游线路纳入全省旅游发展计划重点推进建设”的建议。近年来,省旅发委指导黔西南州以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按照全景式规划、全季节体验、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的全域旅游发展路径,充分发挥“两江一河”特色旅游资源优势,突出用好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等平台,加快推进晴隆史迪威.二十四到拐遗址公园、兴义万峰林旅游综合体、安龙招堤旅游景区、贞丰双乳峰、望谟双江口、册亨岩驾布依风情园、普安江西坡、兴仁马金河等景区建设。2017年,黔西南州纳入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名录的8个景区建设项目71个,完成投资33.17亿元。建成兴义万峰林等国家4A级景区6个,兴义万峰湖、安龙招堤、普安江西坡、兴义贵州醇景区等4个景区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建成3A级旅游景区13个,万峰林景区获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黔西南州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获评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黔西南州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州级创建单位,在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贵州省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实施方案》和《贵州省全域山地旅游发展规划》中,将南北盘江旅游带纳入六条精品旅游带作为规划的重点内容,明确提出以南盘江和北盘江为纽带,跨行政区整体谋划,形成六盘水乌蒙大峡谷、安顺黄果树-龙宫、兴义三个核心旅游圈,纵向构建黔西南州等山地休闲量大腹地旅游片区,形成山地户外运动与休闲旅游新典范与国家级峡谷户外运动基地;借力国际山地旅游大会与“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平台,树立南北盘江赛会平台,推动南北盘江旅游走向世界,并将黔西南州定位为“世界级山地户外运动目的地”。
(四)关于“优先安排‘两江一河’精品水果、生态建设等扶持项目,助推精品水果产业带和优质干果产业带的发展”的建议。一是大力推进精品水果发展。将“两江一河”流域贞丰、册亨、望谟、晴隆等县纳入《贵州省“十三五”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规划》的水果重点发展县;贞丰、望谟、册亨、晴隆、兴义、普安列入《贵州发展“一县一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精品水果重点县。二是在重点项目实施上向“两江一河”倾斜。2016年、2017年分别安排1100万、700万财政资金支持“两江一河”精品水果产业发展,支持创建9个部级水果标准园,占全省部级水果标准园的23%,使“两江一河”流域水果生产规模和标准化生产程度大幅度提高。2016年贞丰县列入火龙果裂变产业重点县,“两江一河”火龙果产业集聚已现雏形,建成“龙之谷”农旅文结合火龙果现代高效示范园区。三是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方面,争取兴义市获得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示范县,兴义市万峰林泉汇休闲农业观光园获得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兴义市纳灰村、楼纳村和贞丰县孔纳村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万峰林油菜花、顶效镇桃花、泥函梯田、放马坪草原和下五屯镇葡萄景观获得中国美丽田园称号。大力推进“两江一河”流域农旅一体化项目,近年来,我们安排了近千万农业二三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农旅一体化项目建设,促进了“两江一河”精品旅游发展。四是支持“两江一河”生态建设项目,出台了北盘江、南盘江、红水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十三五”以来共争取“两江一河”重点流域中央预算内专项投资污水处理及其配套管网、垃圾收转运等基础设施项目10个共9041万元。将“两江一河”流域优质果干产业纳入省十大林业产业基地建设范围,着力向区域倾斜生态扶持林业项目。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建议黔西南州按照“省十三五”规划等要求,认真研究并开展“两江一河”立体生态经济带整体区域发展规划前期工作,组织编制规划等,按程序上报省人民政府,省发展改革委将按照省政府安排,会同省直有关部门深入调研,加强对“两江一河”立体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指导,并提出支持措施等。
(二)大力支持“两江一河”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省“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规划在“两江一河”开工建设英武、美女山、甲摆、石龙等4座大型水库、18座中型水库、一批小型水库、北盘江沿江农业产业提水、水土保持、六硐河及47项河道治理项目、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田水利等水利工程。进一步支持“两江一河”流域完善产业路、旅游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继续指导黔西南州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按照《贵州省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实施方案》和《贵州省全域山地旅游发展规划》,统筹推进100个精品旅游景区建设和快旅慢游服务体系,发挥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作用,重点建设兴义世界山地玩都核心区,加快创建兴义世界地质公园,依托万峰林、万峰湖、马岭河大峡谷三个片区,丰富玩(运动基地等)、养(中国薏仁小镇、世界茶源谷等特色小镇)、学(遗址公园、非遗博物馆等)等产品和业态,推动“山地旅游+”多产业融合,力争把黔西南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
(四)继续支持“两江一河”生态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实施,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五)继续支持“两江一河”精品水果产业、精品水果农业产业带和优质干果产业带建设,支持黔西南州农旅融合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发改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与建议,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关心我们的工作,对我们的工作继续予以支持和帮助。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年7月10日
(附注:公开发布)
(联系人:钟良晋;联系电话:0851-8528596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